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第十六次全国“爱耳日”科普宣传材料

节日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十六次全国“爱耳日”宣传口号

  ——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健康聆听,幸福一生

  ——养成健康用耳习惯,减少耳聋发生

  ——远离噪声,保护听力

  ——关爱青少年听力健康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2015年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噪声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风险日益加大。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12%~15%的青少年的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

  为唤起全社会对非职业性噪声,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重视,本次全国“爱耳日”将重点关注噪声性听力损失,倡议社会公众养成安全用耳习惯,科学使用有音响功能的电子产品,提高娱乐性噪声防护意识,大力宣传有关噪声治理的政策、法规和知识,推动建设健康聆听环境。

  1、什么是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 轻度:听谈话声有困难

   中度: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 重度: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 极重度: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听力损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儿童,则可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2、如何预防听力损失?

  (1)做好孕前、孕期耳聋预防,必要时进行耳聋遗传咨询与耳聋基因检测;

  (2)注意耳部卫生保健,预防耳部感染。不随意清理外耳道,防止异物、污水等进入外耳道;

  (3)预防中耳炎,一旦发现及时就医;

  (4)慎用耳毒性药物;

  (5)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预防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

  (6)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防止噪声性听力损失。

  3、什么是噪声?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一种在频率和强度上毫无规律、随机组合的声音;从心理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生活、休息和工作,使人感到厌烦、不需要或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都可称之为噪声。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噪声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

  4、什么是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性听力损失又称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听力损伤,损伤部位主要为内耳的毛细胞,之后可波及蜗神经。人体的内耳有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而外毛细胞最容易受噪声损害,严重损伤后难于再生。噪声强度越大、接触时间越长,造成的听力损失越严重;当噪声强度非常大时,即使接触很短的时间也会导致听力损失。

  由于噪声性听力损失通常是缓慢的、进行性的,故初期不易察觉,直至出现常将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大、听门铃声有困难等才引起注意;有人甚至到出现语言交流障碍,常听不清别人讲话才意识到听力有障碍,此时听力下降常较重。

  5、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有多大?

  声音强度一般用分贝(dB)表示。下面列出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声音的平均强度:

   冰箱的嗡鸣声 45 dB

   正常的谈话声 60 dB

   城市交通噪声 85 dB

   摩托车声 95 dB

   MP3最大音量 105 dB

   警报声 120 dB

   鞭炮声和枪声 150 dB

  根据我国2008年颁布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康复疗养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白天的环境噪声限值为50 dB(A);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等区域白天的环境噪声限值为55 dB(A);商业金融、集市贸易等区域白天的环境噪声限值为60 dB(A)。

  6、什么样的'噪声会引起听力损失?

  总体来说,噪声强度越大、个体接触时间越长,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研究显示, 85 dB以上的声音即可损害人体内耳毛细胞导致听力损失。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对不同强度噪声下的工作时限有如下规定:

噪声强度 dBA

  每日工作时限(小时)

  85

  8

  88

  4

  91

  2

  94

  1

  7、噪声性听力损失的表现有哪些?

  (1)听觉疲劳:短时间暴露于强声环境会感觉耳朵里嗡嗡作响、听力下降,此时听力损失程度一般较轻;离开噪音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可自然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属于功能性改变。

  (2)噪声性聋:如果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继续接触噪声刺激,功能性改变就可能发展为器质性病变,听力不能完全恢复,这时就出现了永久性听力损失。

  (3)爆破性聋:当个体突然暴露在强度极大的声音下而未采取适当保护措施时,几分钟内导致的听力损失称为爆破性聋,又称急性声损伤,这种情况下听力一般不能完全恢复。

  噪声除损伤听觉外,还可引起耳鸣、头痛、头昏、高血压、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食欲减退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jieri/26149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