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腊八粥作文

腊八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腊八粥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腊八粥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腊八粥作文1

  大凡北方人都爱喝粥,炒上三两个菜,熬上一锅粥,再吃些镘头、花卷、大饼之类的主食,这样的一顿饭,对刚从外面出差的人来说,最是能找到家的感觉。

  说到粥,便不能不提药粥。春夏秋冬,季节变幻,人的身体也会随着天气变化而有所不适,你尽可随着时光流转去吃各种时令粥。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萌生,你可以今天吃红枣粥,明天吃首乌粥,后天吃山药粥,再后天吃萝卜粳米粥,只要你不嫌麻烦;炎炎夏日,暑热闷湿,用梨、冬瓜、丝瓜、西瓜皮、薏苡仁等做粥,自会让你食欲大增,暑气尽消;秋季燥邪侵袭,在煮粥时,适当加入梨、萝卜、粟子、芝麻等药食,起到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之功效;冬季么,还有点远呢,你先备下些枸杞、龙眼、胡桃便是了。

  当然,吃粥还是不加带味的中药为妙,假如天天吃饭如吃药,还不如等病了将罪集中起来受几天,好在上面提到的入粥皆好吃,你尽可敞开胃吃。

  鲜花也可入粥。南方多梅花,不妨将梅花花瓣与粳米同煮,保你神清气爽;三月桃花烂漫,五月月季吐香,六月百合盛开,七月荷花亭亭,九月菊花清丽,当是入食的好时节,或晒干研末,或切开成条,加蜂蜜或白糖与米同煮,那味道,嬉,不说了。一年吃下来,四大美女看见你也要学阿拉伯女子,拿块布遮面了。

  有专门卖粥的,名曰粥屋。简单干净,种类达十多种。放着音乐,一碗粥,一份小咸菜,经济又爽口。

  以前天天盼着腊八。上大学时一到那天如果不早起,便吃不上饭。如果赶巧在家,母亲会早早起来熬,那香味,让贪睡的我会一咕噜爬起来。现在为人母了,虽常有早上来不及做,去外面吃的举动,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腊八粥的。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这么多年的腊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腊八吃粥的习惯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点半,忽然醒来想起忘泡了,赶紧起来洗豆下锅,又眯了会,然后洗漱,炒菜。

  我这一锅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绿豆、莲子、红枣、麦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来种,还没打开锅,那香味已经溢满了我的小屋。

  清晨,因了这粥香而愈发迷人了。

腊八粥作文2

  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过年了,而腊八则是那时最甜的一天。

  早些年,对于腊八的记忆却只是老家、鞭炮、腊八粥。而腊八粥就数二姑家的甜。年间,总要冒着被父母教训的风险,磕磕绊绊一两里路到邻村去,只为喝一口二姑奶奶做的粥,回来时便已满身泥浆,自己也被树枝刮的遍体鳞伤。经过父母的说教和药油的“洗礼”后却又悔不当初。然而来年却仍为了一口粥长途跋涉。

  那年腊八,母亲命我去赵叔家里借盐,这个命令似乎是告诉我又可以出去玩了!这让我有些惊喜。前一天夜里便已落雪,雪积了小指厚,一路上边走边玩险些将借盐的事忘掉。一夜的鹅毛大雪将赵叔家的小路埋得不见踪迹。我正玩的不亦乐乎,哪有心思管这些?随即踏上了那条通往邻村的泥路。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而是一条能让汽车深陷其中动弹不得的路,泥泞之极。没走一会半条小腿就已陷入泥中,于是只能用尽全身力气把脚拔出来才能踏出下一步。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好久都没有看见赵叔家的房子,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心砰砰直跳,脑子只知道“我迷路了”我浑身发颤手中握着的一把泥浆从指缝溢出只留下一片褐色的痕迹。

  夜幕降临,前面村子的灯火约好似的亮起。我镇静下来忽然想起这条土路似乎是去往二姑家的,想起那甜甜的腊八粥便一骨碌爬起来,用手抹了一下眼泪却抹了一脸泥。小路在家家灯火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楚,就连二姑家朱红色的大门也被映的通红。此刻它是那么的亲切。拍响大门,前来开门的二姑夫被我这模样吓得一愣,随即便说了句“咋弄成这样了呢?”便和二姑端来一盆清水洗着我的脸和手。当温热的水变的浑浊的时候二姑奶奶已将给我热好了腊八粥。似乎早已知道我来的原因。我全然不顾形象狼吞虎咽的大快朵颐。偶尔还会叫上几句“好甜”“好烫”。二姑奶奶便会关切的说“吃慢点儿,别烫着咧。”边说边给我端来腌黄瓜“别甜煞嘴哩,吃点咸的”。吃着吃着就开始犯困,眼皮渐渐下垂险些把脸倒在碗里。二姑便把我抱到那个好老的木床上。我就在腊八粥的香味儿和腌黄瓜的咸味儿中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晨睁开眼时,却在家里的土炕上,洗净的衣服在窗外的晾衣架上随风摇曳。

  往事并未被时间的风吹散,就如同那腊八粥的香气一般若隐若现。

腊八粥作文3

  再过两天,就到了腊月初八。

  “腊八,腊八,冻死要花。”这是过去贫穷社会里一句流行语。既言隆冬之寒,又言乞丐穿衣之单,生命存亡之忧。

  小的时候,十分盼望这一天。因为这天早晨要吃香喷喷、甜蜜蜜的腊八粥,这是一年当中很难得的,至于“要饭的”、“乞丐”之类,在我们心里也会想到,但在我们心里停留的时间很短,因为总是认为“乞丐”离我们十分遥远。而我最先想到的却是邻居一个二十多岁被称为“拉巴”的人。这人走路总是一瘸一拐,拉巴拉巴的,俗称罗圈腿。我当时竟以为:他拉巴的原因是吃腊八饭吃得太多了的缘故。这当然是十分可笑的,因为“腊八”与“拉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典故和传说有关,腊八粥当然也不例外。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腊八粥的来历十分复杂,如果详细地说出“腊八粥”演变的来龙去脉将是很费事的,所以我们只好简而言之。所谓腊八粥是指古代君王作蜡祭时的祭品,而作蜡祭的目的是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蜡祭的祭品是用蔬果干物搅合煮熟成粥,祭祀的是八谷星、八农神(即农业的八个方面),又在农历的十二月八日,故称腊八粥。

  没想到一碗腊八粥会有这么丰富的含义,含有这么深刻的道理,可见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小的时候吃腊八粥时,除了想到天气的寒、乞丐的冷、眼下生活的不易,吸引我们的还有花生的香,红枣的甜,还有父母那疼爱的目光。一想到这些,就感到与父辈的生活比较起来,生活是十分幸福的。

  恍惚之间,感觉时间过得真快,生活变化也大,孩子已到了我们当初那个年龄。也许在他们的眼里,腊八粥只是新年到来之前摆到饭桌上的一道新鲜的、丰富的.、好吃的饭菜,就像是为接踵而来的美食拉开的一道序幕,诸如“乞丐”、“祭祀”等太多的想法不可能太多,因为他们头脑中大多被扣人心弦的电视剧、铺天盖地的微信占据着,哪里还有容纳“老辈子”之事的空间?其实,在他们心里,应该为传统文化留有一席之地。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都是靠绵延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支撑着。

  腊八粥,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无非就是一道丰盛的饭菜,但在不同时期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从简简单单到丰富多彩,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凝聚着几代人的拼搏与心血。然而,这道看似普通饭菜的变化里却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缩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labajie/37568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