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民俗作文

民俗作文汇编七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俗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俗作文 篇1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既然是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难免会聚集在这里。其中,有和我们肤色不同的,有和我们国籍不同的,也有和我们居住在同一片华夏土地上,只是信仰不同、习俗不同的56个民族的朋友们。

  深圳的习俗可以说,是聚集了各个民族的精华部分,主要由广府民俗、沿海民俗和客家民俗这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蕴含着千年文化的精髓,比如说广府民俗的:鞭打土牛催春耕,集市贸易有墟期,敬祖睦宗大宗祠,金狮献瑞闹新春,初入学堂拜孔子。客家民俗的:迎神驱鬼打大醮,祥瑞麒麟舞鹏城,龙腾四海庆太平,凉帽遮颜唱山歌。还有沿海民俗奇特的:天后庙前“辞沙”祭,浮家泛宅水上人,沙头角街舞鱼灯。

  这些民风民俗可谓是各具特色,但有些人会忍不住发问:“深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前沿的高科技城市,这些看似有趣但质朴古老的东西,对于我们深圳来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将这些习俗延续下去呢?”

  其实,任何一个古老的东西,都是由厚重的历史叠加而来的,一个没有历史的地方则是可怕的。而这些民风民俗不但历史厚重,还结合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比如说,广府民俗的“初入学堂拜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仪式“广府人八百多年来演绎出多姿多彩的广府民俗。由于有重教崇文的优良传统,当地初入学堂的学生,都要先举行“进孔门”的祭孔子仪式。”这个仪式恰恰体现出了广府人注重修养和学问,而这样的修养和学问,在以后的发展中而起到了重大作用;还有沿海民俗的“沙头角街舞鱼灯”,舞鱼灯是一项传统的民俗,早操清朝就已经广为流传,鱼灯不仅仅样式美观,还蕴含着人民美好的祝愿,慢慢地,就从庄重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了轻松的娱乐。别忘了“金狮献瑞闹新春”,这就是最早起源的舞狮的本体,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突破。

  “民俗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像一个值得纪念的民风民俗那样长久地存在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我们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了深圳的另一个闪光点。

民俗作文 篇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习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习俗有意思吧!你家乡的习俗呢?不防也说来听听吧!

民俗作文 篇3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infengminsu/41192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