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民俗作文(3)

民俗作文 篇6

  “叮当,叮当”,从我们的学校里发出了阵阵的骰子声。你猜我们在干什么,哈哈,没错,我们正在进行中秋的博饼活动呢?

  在上午的早会中,王老师就告诉我们下午的第三节课会举行博饼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都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自己在今天下午能够博到什么东西。

  到了下午,在午休时,同学们把博饼的东西都带到学校来,都在讨论自己带的物品。下午还有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我压抑住自己激动地心,认认真真地把课上完。

  钟声敲响了,第三节课到了,只听老师说了一声“开始博饼”,同学们开始把东西都倒了出来,激烈的博饼活动开始啦!

  原本寂静的校园,现在可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桌面上那些东西都十分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花样多式的粘贴纸还有那精美的笔记本。可是那是四近的奖品,而且数量不多,如果没有及时博到的话,那就没戏了。

  终于,轮到了我,我把骰子一把抓到了我的手心里,暗暗说着“千万要博中四近啊”。可是,老天偏偏与我作对,我只博到了个二举,虽然也有奖品,但是并没有如我所愿。

  接下来,我们组的许多同学都博到了我想要的那些东西,见那些东西越来越少,我的心里真是越来越紧张了。

  但是,我没有灰心,接下来的几轮,要么我只博到了个一秀,要么就啥都没博到,我不禁心灰意冷。我平时的运气可没这么差啊!今天这怎么回事啊!······

  忽然,程老师走了过来,那时正好是陈思语刚博完的时候,程老师高兴地叫起来:“思语博到状元啦!”我们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五子大壮元啊!我们高兴地为她鼓掌欢呼。她高兴地拿走了奖品。

  转眼间,好多同学把我最想要的那些东西都给博走了。现在的粘贴纸和本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又轮到了我,我还是照样的祈祷。终于,我的力气没有白费,在骰子停住的时候,一个四近的图标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耶!我博到粘贴纸了!我在心里暗自欢呼。

  到了最后一轮,只剩下一本本子了,可能是老天看我这么辛苦的祈祷,所以又让我博到了个四近。当我再次博到时,我乐不可支,急忙把本子收进了袋子里。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这次的中秋博饼活动在我们的紧张和欢乐中离去了,同学们各自拎着自己博到的东西提回了家,校园里还在荡漾这我们欢乐的笑声!中秋博饼,乐也!

民俗作文 篇7

  清明前的周末,驱车数百公里,回到粤西农村老家扫墓。我以为扫墓的时间已算得上早,但到了墓地却发现,相邻的墓地大多都扫过了,同来扫墓的叔公甚至告诉我:有不少人家早在春节就扫墓了。

  这就不太好理解了。因为春节扫墓在我们老家一直被视为不太吉利的事,除非是三年内的新墓,才在过年不久扫。但叔公马上给出了合理解释:现在村子里的青壮年多到城里打工的打工、读书的读书,一年到头,一个家族的成员能凑得比较齐的时间也就只有春节了,指望清明节或节前的某个周末聚齐人马,实属奢望。所以,很多人家也就顾不上吉不吉利了,趁着过年时人齐,干脆把墓也给扫了。

  这个解释听起来也算合理,但却让人读到其中的无奈。春节扫墓,过去被视为一种禁忌,在我们这个村子里历代相传,但现在这种禁忌却被如此轻易地击破了。春节与清明节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传统节日,两者所承载的民俗功能更相去甚远,但这样的传统节日却渐渐失守了。

  传统民俗的步步倒退,和城镇化的步步进逼分不开。在老家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乡别井,到陌生的城市里打拼,高速运转的城市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的闲暇。作为传统节日的清明,如今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日;即便放假,算上交通费、回乡花费等,又是一笔经济账。于是,自然而然的,他们选择了让扫墓和清明脱离关系,将其安排在假期相对较长的春节,尽管这是冒犯祖辈相传的民俗禁忌的。

  20xx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质上正是尖锐地指出了过去城镇化建设摧毁乡愁的弊端。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之所以摧毁乡愁,主要在于它是建立在农村与城市二元结构对立的模式上,靠农村资源尤其是大量人力资源来补贴城市发展,这种发展方式不但背离生态文明,更蚕食乡土民俗。老家农村给我的感受正是如此:貌似坚固的钢筋水泥外表的下面,却是乡土民俗和传统文化的不断沦陷。

  现如今,“回不去的故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已遭破坏的农村,聚不起人气,守不住民俗,又如何留得住乡愁?

【【必备】民俗作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1.傣族的民俗作文

2.民风民俗作文

3.民风民俗作文

4.西安的民俗作文

5.山东民俗作文

6.白族的民俗作文

7.民俗民风作文

8.《民风民俗》作文

9.民俗春节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infengminsu/41875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