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制度源远流长。秦始皇焚书坑儒,礼不得传。西汉大儒戴德、戴圣叔侄广泛搜集那些记录和阐述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章,分别著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中《小戴礼记》经东汉郑玄注释后盛行不衰,成为通行本《礼记》,被列为儒家必读的五经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记》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希望看完后内容让您有所收获和启示。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求学的过程,尊敬老师是很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授的道理才可能受到尊重;道理受到尊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敬重学业。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ingyanjingju/29439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