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磨炼作文

磨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有关磨炼作文汇总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磨炼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磨炼作文 篇1

  狂风呼啸,拍打在玻璃窗上,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在闪电劈下的一刹那,我从那昏暗与令人恐惧的庭院中,捕捉到了大树歪斜、潦倒的身影。风撕扯着它的头发,雨丝尖利得像刀刃一般,无情地割过树的皮肤,心里打了个寒颤,赶紧扯过窗帘将这残酷的画面与眼球隔离开来。

  扭转身子,想冲进客厅,却不小心被自行车踏板拦住了膝,那隐隐的疼痛,仿佛就是学车时遭受的折磨。

  风和日丽的一天,妈妈很早起床,拉我去车棚取车,得知是要去学骑车,心里早已噼噼啪啪的,五彩缤纷的礼花已经在心中绽开,绚丽夺目。

  一路哼着小曲,到了妈妈的单位,但妈妈要工作,便安排我在空旷的坝子上练习。

  双手紧握着车把,都捏出了汗,右脚使劲一提,砰!膝盖与座凳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只觉得麻酥酥的。待感觉好些后,便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这次是小心翼翼,谨慎又谨慎了。先用力把脚安全地跨过去,再将自己挪到座凳上,记得以前看大街上婆婆阿姨,都是先将脚置在踏板上,再咬牙一蹬,车子便跑了起来。自己也照模照样地做了,起步倒是很顺利,但车子一溜起来,高兴地忘记了左脚,一慌乱,咣!又磕在了踏板上。第二次再起步时算是很成功了。

  下一步便是“骑”,但自己没胆子,只是顺着坡向下滑。滑到尽头了,就双脚下地,擦着地面,车子缓缓地停下了。

磨炼作文 篇2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经过严冬才能迎来盛春,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看见彩虹,只有经受磨炼才能收获成功。

  沉睡于地下的种子,不甘心将自己的生命虚掷,任凭泥土磨砺自己的身躯,尽管血水与泪水和着留下,但她坚信光明就在前面。终于破土而出,绽放着最美的花朵。

  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痕,牺牲的血雨。”

  是的,通往成功荣誉的道路并非铺满鲜花。

  爱迪生穷困潦倒时,被列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这样的境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磨去他的意志,反而练就了他不畏艰难的意志。众所周知,爱迪生为世界留下了不灭的灯光。

  弗洛伊德说:“我在痛苦里学会沉思。”

  诺贝尔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死神夺去了他的亲人和朋友的生命,而他没有放弃,他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终年生活在放射性物质中,也正是她的研究成果夺去了她的生命。可是,她的人生并不惨淡,她是最有为的女科学家。贝多芬失去了音乐人最重要的听觉,但他扼住的命运的喉咙,成了最著名的音乐家。经受磨炼,誓言不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在这思潮荡漾的渡口,前人的帆影已经远去,汹涌的浪涛已沾湿我的衣襟。我深深地懂得: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的人,绝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罗斯福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

  当苦难降临时,就去面对吧!纵是赤漠飞沙掩白日,拔剑云霄。

磨炼作文 篇3

  西汉人儿宽在廷尉张汤的门下做事,他为人谦恭,不善言辞,也不好抛头露面,因此在整个廷尉府里,他一直默默无闻,只能做个小小的侍从。后来干脆被派到荒凉寒冷的北地去养牲畜,管理牧场。

  一晃几年过去了,儿宽按规定返回廷尉府向主人报告畜牧发展情况,等了两天也不见廷尉召见。此时廷尉张汤正被一件事扰得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哪儿还有心思关心几匹马的事。原来他在审理案件时遇到了一件疑难的事情,要向皇帝禀报,因为奏章写得不好,上报了两次都被皇帝退了回来,而且看皇上面色凝重,甚是不悦。为此,张汤吓得诚惶诚恐,汗透衣背。回到家他把文书们叫来,大发雷霆,将他们臭骂一顿,一股无名火都撒在了手下身上。不过急归急,奏章还得写,张汤吩咐,再写不好,一定严加惩罚。

  文书从书房里出来,正碰上过来打探消息的儿宽,他想及早复命,赶紧起程。他见文书一头汗水,愁眉不展,就问怎么回事,文书一肚子苦水,全都具实以告。儿宽拿过奏章看了一遍,当即指出了问题所在,并详细说明应如何改正。文书一听,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拉着儿宽到了自己办公的地方,沏茶倒水,求儿宽好事做到底,送佛送上天。儿宽推辞不过,沉吟片刻,提笔挥毫,一蹴而就,一会儿工夫奏章就写完了。文书们看了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文书赶忙捧着奏章找张汤交差,张汤看过之后连连点头,问怎么这么快又写得这么好,文书说是在北地养马的儿宽写的,张汤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儿宽是个奇才,马上派人请儿宽过来相见,免了他养马的差事,提升他为掾史。

  奏章呈上去以后,皇帝赞赏有加,亲笔做了细致的批复。过了几天,张汤上朝,皇上问他:“你这次上报的奏章,看来不是一般官吏所能比拟的,究竟是谁写的呢?”张汤如实做了回答。皇帝说:“没想到布衣草芥之中竟有如此有才学的人,得空我得见见他。”

  果然,儿宽很快受到了召见,皇帝与他谈经论学,儿宽对答如流,皇帝龙颜大悦,任命他为左内史,后又升任御史大夫。

  有人觉得儿宽实在是幸运,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只写了篇文章,便飞黄腾达,一步登天了。其实他只看到了儿宽挥毫恣意潇洒的瞬间,却不知道这份毫不费力的轻松背后,是他二十多年勤学苦读的结果。儿宽幼年家贫,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替人做短工维持生活,但他酷爱学习,到田里做活儿时总是把经书带在身边,“休息辄读诵”,利用劳动的间隙进行学习,日积月累,读了大量的书。后来进了廷尉府做事,他从不和那些有些文史知识的小官吏一样,吆五喝六,卖弄学问,而是洁身自好,埋头读书。即使被分配去艰苦的北地养马,他也毫无怨言,几年的时间,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在读书上一直孜孜不倦。“宝剑锋从磨砺出”,一个挥笔书就的看似简单的奏折,就如同武林高手的动作,其中浸润的却是几十年的功力。

  生活中常听人抱怨说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是为自己不能如金子般闪烁出熠熠光芒而愤愤不平。古人喜欢将人才比喻成锥子,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为世人所发现、所认识。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贴切,通常我们总是看到一个人获得成功时的荣耀,却不知道他曾为这份成功而经历了怎样的磨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还没有成功,不要抱怨包裹我们的口袋太厚,那只是因为我们的锥尖还不够锋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olian/40916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