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目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乘整数》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考官你们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乘整数》。

  现代教育理论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数学教学更要适应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需要,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准确理解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小数乘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整数》的内容,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的数的计算的方向。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整数的乘法,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对之后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能够起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说学情

  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现代教学理念的观点要求教师须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仍有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性格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三、说教学目标

  在对教材和学情的合理认识下,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列竖式计算解决小数乘整数的应用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探索过程,提高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确立下,根据授课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因为竖式计算中比较难理解的是算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中的算理。

五、说教法和学法

  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基于此,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了讲解法、练习法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会大屏幕展示出售西瓜的示意图,并提问:夏天一千克西瓜0.8元,买3千克西瓜共花多少元钱?

  由情景问题引出本节课课题《小数乘整数》。

  利用生活中购买西瓜的情景问题导入,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事实,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从课间活动中牵引到课堂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设计很好的符合了小学生的性格与认知特点。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设计3个教学活动。

  在第一个教学活动中,由学生列出横式,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小数加法,学生不难想到利用小数的加法,将3个0.8通过列加法竖式的方式算出结果为2.4。

  这里我会进一步问学生们: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

  这里会有学生将0.8元换算成8角,继而算出花了28角,也就是2.4元钱。

  接着我会向学生提示,对于小数乘整数还可以通过列竖式计算。这里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并向学生们讲解0.8乘3的列竖式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学生们能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3乘8个十分之一就是24个十分之一。

  这一过程学生能够初步认知小数乘整数的列竖式计算方法。利用由元到角的换算抽象出0.8乘3的竖式计算可以用3乘8个十分之一,再按照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计算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为了进一步得出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算法我会设计第二个教学活动,向学生提问:冬天西瓜涨价,一千克2.35元,买3千克共花多少元钱?让学生自己尝试列竖式计算。

  这里我会想学生们提示:在计算0.8乘3时可以用3乘8个十分之一,在计算2.35要用3乘什么?

  学生不难模仿0.8乘3的竖式自己写出2.35乘3的竖式。在这我会向学生强调乘数2.35可以表示235个百分之一。

  接下来是我的第三个教学活动,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向学生们提问:用计算器计算课本试一试的三个题,思考它们的乘数和积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并与同桌交流。

  学生不难能够发现第一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相同。顺势我和学生们一起总结得出小数乘整数的列竖式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乘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小数点要对齐。

  通过计算器计算得出结果,比较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更容易让学生思考并和同桌交流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这样设计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与总结归纳的能力。

  到这里新知探索的3个活动就结束了。学生在对小数乘整数的算法的认识基础上很容易类比得出后面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对于巩固提高这一环节。

  这样的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列竖式计算的算法的印象。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们回顾:小数乘整数的算法是什么?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为了更好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我会布置作业:

  自己课后出几个小数乘整数的算式,列竖式算一算。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础。

  教材安排的例题以购物问题为素材,先安排一位小数乘整数,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算法;然后安排两位小数乘整数,让学生先进行加法计算,再进行乘法计算。"试一试"安排学生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进一步积累感性材料,最后讨论总结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练一练"和"练习十二"第1——3题主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并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算法及算理。

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以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索,自悟算法为主要方式,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原型给学生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已有知识来求简单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例1教学情境图等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课。

  新课开始,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你们喜欢吃西瓜吗?"随后课件出示例1的场景图,图上分别是夏天和冬天的西瓜的单价,让学生在观察中清楚的知道夏天和冬天西瓜的单价不一样。然后在夏天场景图下呈现"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0.8×3,让学生观察这个乘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发现其中一个因数是小数。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乘整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西瓜是学生爱吃的水果,由西瓜导入新课显得亲切而自然。创设买西瓜的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动探索,初步感悟计算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次:解决0.8×3

  首先让学生口答出0.8×3这道算式的结果。然后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思考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加法算出结果0.8+0.8+0.8=2.4;另一种是利用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把0.8元看成8角,3千克就是有3个8角,3个8角是24角,也就是2元4角,即2.4元。在学生提到这种方法时教师指出这是把小数先看成整数来计算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怎样用竖式来计算,然后引导学生试着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第二层次:解决2.35×3

  首先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在学生按要求独立计算之后全班进行交流,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列出的加法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2.35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等等。

  第三层次:比较算法

  首先提出要求,让学生比较0.8×3和2.35×3这两道算式,可以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小结:一位小数乘整数,积也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乘整数,积也是两位小数。接着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小数和整数相乘,是不是乘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积的小数部分也有几位?

  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0.8×3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相同的。然后通过教学2.35×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最后通过比较算法,引导学生得出小结并进行合理的猜想,既有利于明确用计算器计算的针对性,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验证猜想,归纳计算方法。

  首先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我们要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要用计算器来计算几道题,看看会不会有例外的情况。课件出示几道题:4.76×12、2.8×53、103×0.025。先让学生猜出积是几位小数,然后让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并记录下得数。在学生操作完后指名报得数,全班交流。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随后组织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和比较在小组里讨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应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让学生带着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意图去计算,目的明确,为之后的归纳计算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练一练"的第1题是4道竖式计算,先让学生观察竖式并说说列竖式时注意些什么,再独立计算,然后通过讨论明确当得数的末尾有0的时候,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练一练"的第2题是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其它各题的积,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回答,就其中的两题追问是怎么想的。

五、拓展延伸。

  1、赛一赛。

  分组比赛,得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件出示"蜜蜂采蜜"图,让学生试着把小蜜蜂放到它该去的花上面,学生亲自上来演示,思考:还有()×()=44.7吗?学生自由说想法。

  3、数学医生:

  出示两道竖式错题,让学生观察、思考,说出这两道题错在什么地方,自己当一回医生,为它们"看病"。并说一说在竖式计算时你要注意什么。

六、回顾总结。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说说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ubiao/34546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