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祭祀作文(2)

清明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祭祀作文 篇5

  今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和舅舅一起去栗子山公墓扫墓。到了栗子山公墓,远远就闻到呛人的烟味,进入墓地则更是呛人,空气中到处飘着烧纸钱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买了六十多元的纸钱、花和金钱带,到了我们要找的墓地,首先点燃金钱袋,这“金子”一点也没有怕火的意思,全被火燃成了灰烬,这哪是“真金不怕火炼”啊!全都是一些连草稿纸、卫生纸都不如的纸!我跟妈妈说:“为什么要烧纸?而且还把纸烧的焦焦的?”妈妈也不知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总之把一些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讲了一通,比如把钱烧了,在天堂的那些人才能收到之类的话。

  天哪!现在的人怎么都流行烧纸这样的做法?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我粗略的算了一下,中国有1300000000人,那么每人至少在清明节这段日子里烧出50克二氧化碳,那么清明节人们至少要烧出5000吨二氧化碳,人们真疯了吗?那些环保行动,绿色行动,难道只有小学生才能做到吗?大人们却光说,但还在将污染源扩大,增加到连清明节人们都要污染空气?就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吗?哪怕搞一个哀悼会,都比在墓地里抹一把眼泪,烧烧纸钱好!

  古人说的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然已经知错了,那么就赶快“改之”!让我们牵起手来,共创绿色家园!改进中华民族的不好习俗吧!

祭祀作文 篇6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20xx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xx年开始,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当然,清明节祭祀、缅怀那些逝去的先人和亲人是主要的内容,国务院将清明设定为法定假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团聚,是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有着很深刻的意义。对死者的怀念、祭悼,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凝聚亲人,相互爱护、帮助,珍惜生存的当下,愉快幸福地度过每一天。

  其实以笔者之见,扫墓、祭奠重在孝顺,让死去的人在那边过的更好,让今天的我们更加珍惜每一天。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不容易,从出生、到上学、参加工作,直到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尊来爱幼等等。其实对老人的孝顺,孔子说的很精辟:孝敬父母不是给他们吃什么,重要的是别给他们“脸色”。也就是孝顺。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一直传承带现在,国务院将其定为法定假日,正是给人们创造了尽孝的条件和环境,在这个节日里团聚,以凝聚人心,更好地延续这种亲情。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总是有老的时候,总要离开亲人、离开这个世界。

  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敬。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则是精神上的慰藉。只有养、敬兼备,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敬是一种亲情、一种眷恋,一种温馨,一种精神上的关怀。

  人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即使思想上最成熟的时候,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时候,甚至有的时候像个孩子。容易自卑、孤独等等,所以对于老人的孝顺,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要照顾好老人的起居,从一点一滴做起,有时间尽可能经常和老人聊天,尽可能地实现他们的愿望。即使不和老人在一起生活,也要经常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把孝亲敬老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

  但是,人的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齐,不全是这样,有的老人曾经拉扯了几个孩子,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是当老人年迈的时候,还没人过问,甚至因抚养老人而对簿公堂。尽管这样,当老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人才想起来为老人烧纸,还有什么纸扎的电视、汽车、洋房,还痛苦流涕,大哭大叫,那有什么意思。烧纸花那么多钱,不如老人活着的少惹其生气,多买点好吃的。

  关爱老人的今天,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人都有老的时候。我真的感到清明节放假,不仅仅是祭祀,更多的还是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凝聚亲情,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美满。

【实用的祭祀作文6篇】相关文章:

1.文明祭祀的作文

2.文明祭祀作文650字

3.中元节祭祀的作文

4.清明节祭祀作文500字

5.文明祭祀优秀作文示例

6.清明祭祀日初三作文

7.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作文

8.文明祭祀从我做起作文

9.清明节文明祭祀的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qingmingjie/44126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