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秋风》作文(2)

秋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秋风》作文 篇4

  秋风起,黄叶飘,我站在一簇娇艳欲滴的菊花前久久伫立……

  记得那年也是一个秋天,我蹦蹦跳跳地推开了那扇古朴厚重的大门,欢快的叫道:“祖母,我回来了!”只见祖母推开那扇种着菜地的小院子向我走来。近了,近了,我终于看到了祖母那和蔼苍老的面容,那花白如银丝的头发。她看着我满是泥泞的衣裳,佯装恼怒道:“又去哪里疯了?弄得一身脏,还是个小姑娘家吗?一天天跟个假小子似的。”看着祖母那佯装恼怒的脸,我竟信以为真,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只见祖母那佯装恼怒的脸瞬间变得心疼,轻声哄道:“宝宝别哭,我带你去种菊花好不好,明年秋天肯定会很好看的……”

  一听到要去种菊花,我便双眼放光,转身就向小院子跑去。祖母似是无奈,大声喊道:“你小心些,别被门槛绊……”祖母话还没说完我就摔了一个狗啃泥。祖母既好笑又无奈的说:“都让你小心些了,你怎么还是摔倒了?”这次我却没有哭,反而笑着对祖母说:“我要种花,种好多漂亮的小花花。”祖母看着我满是泥土的笑脸点了点头:“好,种花,给我家傻孩子种花。”

  祖母和我说干就干。祖母刨坑我撒种,结果每次都撒到坑外,祖母对我哭笑不得,只能在我后面默默地把那些被我抛出坑外的种子归回原位。祖母填坑我就浇水,结果喷得到处都是。祖母对我只是笑笑,那一笑温暖了我整个秋天……

  “吃饭了!”我恍然惊醒,回头一看祖母正在小院外喊我,我急忙跑向祖母。近了,近了,祖母那和蔼的面容逐渐清晰起来……我扑入祖母怀中笑着说道:“祖母,你永远是我秋风里的温暖。”“傻孩子,你也是给我温暖的人呀……”我扶着祖母慢悠悠地向家里走去,却不知一阵秋风吹过,一朵瘦小的花苞悄然绽放,美不胜收。

  秋风起,菊花开,温暖依旧在……

《秋风》作文 篇5

  那是一间再简陋不过的茅草屋,当时只不过是主人避战乱暂栖身的地方。这种茅屋大约是连许多僻远的小山村都不常有的了。谁能想象,那里曾居住过一位被喻为“诗圣”的大文豪呢?这倒是值得现在那些总嫌房子小的人深思:这茅屋的主人在那么简陋的地方照样可以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房子小点又有什么呢?

  茅屋究竟有多简陋,我也很难想象得出,毕竟真正的茅草屋我也没见过。不过在我的脑海中,那屋子大约就是间用那些干枯发黄的茅草堆起来的摇摇欲坠的“危房”吧!果然,秋风萧瑟,房顶上的茅草就被层层卷走了,挂在树梢,飘入池塘,还有些没被风刮远的,就被那些顽童们公然抢走了—那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毕竟拿回去还能修自家的房子呢!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茅屋顶部的茅草被风卷走了,偏偏又下起了大雨。忘了是在哪个相声里听过这样一段:“外面下小雨,我家就是中雨;外面下中雨,我家大雨;外面大雨,我就暴雨。每次一下雨,我们就全家到街上避雨去。”想必这茅屋里亦是这样的惨况。雨不停的下,小孩儿不谙世事早睡着了,大人却在这冰凉如铁的布衾中无法入眠,家里处处都是湿的,处处都被淋着,这样的惨状怎能挨到天亮?淋过雨的人都知道被淋之后那种彻骨的冷,何况是在这样一个阴冷潮湿的屋中。这便是茅屋遭秋风秋雨侵袭之后的“惨况”……

  这里代叙一下,现如今那间“茅屋”,因为这里的主人名声实在太旺,也就成了一处名胜古迹,自然也就不能称它“茅屋”了,要叫它“草堂”。草堂听起来比茅屋气派些,历史上也有不少人以它命名自己的居室,比如清代著名才子纪晓岚,他的居室便命名为“阅微草堂”,不过纪晓岚好歹是乾隆盛世的一品大臣,他的府第自然不会差,取名草堂只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与清正廉洁的决心。而咱们文中的`“茅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堂”—恐怕连“堂”也算不上吧。现在,这草堂已被修得焕然一新了,砌得十分整齐,用的是水泥、木头,只有房顶盖了点茅草,虽看上去很简朴,却早已不简陋了。有人愤然曰“太假了”,不过这也不能怪重建草堂的人们,毕竟,要真的按原来的样子,只堆一堆枯草,风吹雨淋的,加上游人那么多,估计不出半年就要彻底重建了!

  说完草堂,再来说说哪位名垂千古的草堂主人—唐代大诗人杜甫。一提起他,我们就总想起“忧国忧民”这四个字,看他的诗篇,很少写个人情感的,而大多数是与国家息息相关的。看到城破家亡,他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悲痛;听到官军收复失地,他会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振奋;战火纷飞,看到政府征兵益急,他会写下“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看到无数家庭妻离子散,他会写下“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民生疾苦他时刻挂念心肠,而在那间漏雨的茅屋中,淋着雨,那样凄惨的境况下,他会想起什么?—如何才能有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掩护这些贫寒的士人啊!那么,让我自己冻死也无怨无悔。

  推己及人,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何况是在自己遭受苦难的情况下还心系天下寒士呢!就好比我们淋雨时,是否会想到他人还没法避雨?饥饿时,是否会想到他人还没有食物?痛苦时,是否会想起他人的伤心苦闷?是的,杜甫在这篇文章中并未表达自己想得到一间宽敞的大屋,不再忍受风吹雨打,而是在想,天下如我一般饱受寒冷折磨的贫苦人士若有朝一日皆能有温暖的居室,我宁愿一个人冻死在这破茅屋中!只要天下人皆寝食无忧,安居乐业,我一人受冻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份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不得不令人感叹。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知他在写“古仁人”之时有没有想到杜甫,想到他在破旧寒冷的茅屋中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总之我认为,他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典范。

  一间漏雨的茅草屋,一个心系天下的伟大诗人,一篇流传千古的长诗,在岁月的长河中,它们所传达出的某种品质非但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越发显得弥足珍贵,也许,当今社会越来越缺少这种品质,因此它越来越珍贵了。心系苍生,忧乐天下,可能于我们而言太宽泛,太遥远,那么,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也是这品质的一部分。在赞叹古仁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后,我们是否也应该做些什么呢?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深秋的寒风吹散了你的白发,身躯瘦弱,你站在茅屋前。遮盖屋顶的稻草在眼前纷飞,你一时沉默。想追,却再也没有迈出步伐的力气。

  望着公然抱走洒落在地上的茅草,溜进竹林里的邻村孩童,你呼之不得,欲哭无泪。人老了,没力气了,连孩童们也开始欺负自己了……

  脑海中再次浮现几日前在邻村看到的凄凉画面,骨瘦如柴的老人蜷缩在木门边,咬着干涩的嘴唇等待孙子拾柴归来,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你一声长叹,罢了!他人也有他人的难处,天下间还有多少受苦受难的百姓,他们也需要我的稻草来维持生计,?何不原谅了这群孩童?

  屋漏偏逢连夜雨,雨点如麻使得你彻夜难眠,盖了多年的被褥此时倍感寒意。床是冰冷的,你的心此刻却更加冰凉,你望着熟睡中的娇儿,悲伤、愤慨,化为一声大呼: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哪里能够得到千万间高大宽敞的房屋,遮蔽天下贫寒的人们!

  我死何足惜?若能换得良屋万千,唯我屋破,冻死也心甘!

  一生沉浮,似秋天里随风飘荡的枯叶,似大海上随波逐流的扁舟,一切任由天意决定,别无选择。你奋力地呼喊,不屈服于这黑暗的世道,回声缭绕在天地之间。你渴望着一双翅膀,冲破这乌云密布的天空,让阳光洒遍大唐江山各地。

  病入膏肓的你躺在烟雨江上的小舟中,那双望穿世道沧桑的眼睛缓缓合上……

  罢!人生如梦,一切都已随风而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qiufeng/41136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