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收获与遗憾的作文6篇(4)

收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五:读研的收获与遗憾

  与你相别,已过经年,那时你刚从大学毕业,意气风发,一心想在职场上打拼,继续深造的概念在你心中是那么地遥远而模糊。谁料到,数年后我终究还是回到了校园里和你对话。人生,真是充满了XYZ,变量太多,谁也计算不出其中究竟有多少快乐和忧愁。大学毕业以后,经历的世事或繁花似锦,或芳草萋萋,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却是考研一事。很难想象吧?当年在班上全民皆考的氛围中,你坚决与之划清界限,一心一意地找工作,没想到,有一天我还是把大学里的这种疯狂缺失给补上了。

  其实我明白你那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想过深造的问题,只不过在你头脑中深造的内容和方式还很模糊,你想在社会锻炼中找到真正的兴趣之后再去充电。现在可以很高兴地告诉你,我找到了,不过经历了许多伤痛。

  现如今,工作之后考研的人选择跨专业报考的比例很大,这是因为社会和学校是两面截然不同的镜子:环境单纯的校园往往只能照出学习能力这一面,而且惯性比较大,其他潜质和缺陷则需要在融入社会之后逐渐发现和了解。许多人在与社会磨合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所缺和所爱,此时去深造,方向感会更强,目的会更明确,动力也就更大。

  不过,分清学术兴趣和通俗兴趣也并非易事。以前我就常常将这两者混淆了,所以在寻找真正的学术兴趣的过程中付出了高昂的机会成本。不幸中的万幸是我找到了,总算没有辜负之前的寻寻觅觅。我现在说这些,你肯定不会明白,要不然大学四年你就不至于近乎虚度,浪费了那么好的环境和资源,还浪费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和头脑智慧。知道为你心疼和惋惜,也是后来我考研遇到各种瓶颈和困难后才懂得的,如果当时你能早点醒悟、早点行动去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可能我就不至于花那么多时间去走那么长的弯路了。不过,青春本来就是拿来折腾的嘛,用时间换真知,总的来看还是值得的。

  我们既然久别重逢,就不要太伤感了,我来告诉你考研以后我的一些变化和感悟吧。

  考研复习给我影响最大的是英语。以前记单词是线性思维,只注意单词的基本义,所以词汇量很小,也不会灵活运用,考研复习之后才知道注意各种单词的深义和延伸义,单词的立体容量一下子就大了很多,阅读专业文章不再感到那么吃力,许多单词也不再对我露冷脸,复习过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考研记单词时我还有过一个困惑,因为知道考研英语主要是为各专业的研究生看外文资料做准备的,所以当遇到一些看似与研究无关的生僻单词时,我就常常怀疑考研词汇表编得不科学。但读研之后这个误解就逐渐消失了,考研时记忆的很多单词后来都用得着,那些曾经被我“质疑”过的无辜单词都是有用武之地的。可以说,如果不经过考研复习阶段,很多资料我阅读起来会相当困难。对了,以前你在大学里考六级总是没考过,因为那时你只有四级的底子,又不肯下功夫去记单词做练习,但经过考研的积淀,我上研之后也没做什么准备,就一次性把六级考过了,这真是让我感慨万千。

  还记得上高中时你有多么抵触政治课吗?其他科目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偏偏政治老是倒数,以至于高考的时候被政治拖了后腿,差点名落孙山。可是考研时,我却着着实实喜欢上了政治课,有一次在家听政治课录音听得兴致盎然,居然忘记了吃饭睡觉,变化实在太大了。究其原因,我想并不是政治本身空虚乏味,而是在于我们有没有挖掘出政治的深意,能否体悟到那些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当运用政治理论能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你就会感到政治是鲜活的。很大程度上,你以前对政治课的成见是因为你没有遇到优秀的领路人。幸运的是,考研时我遇到了,那几位充满魅力的政治老师为我带来了学习上的无穷乐趣。有时候其他科目复习累了,我还会通过听他们的录音来放松、调节一下。考研之后,我对政治的恐惧感一扫而光,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变化!如果变化来得早一点,你说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呢?

  考研和读研,确实消除了往日的诸多误会。以前你总觉得考研科目太“崇洋媚外”,居然弃国语而考英语,现在我能够理解这样做的初衷了,虽然还是觉得研究生的语文能力有待提高,但作为研究人员,更迫切的是要掌握一门与世界接轨的沟通工具,在国际学术环境中进行充分交流,尽快、尽可能多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提高我们自己的科研水平,并且将我们的成果放到更加国际化的平台上,争取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其实考研就是立在房门的正衣镜,它提醒你什么样的人可以走进那些做研究的房子,并有所成就。

  以前我也不明白,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上,课程开得并不多,每个授课老师也只是一两个研究方向上的专家,这样怎么可以保证学生能学到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呢?后来我才领悟到,研究生课堂不能类比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中学基础教育,在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中,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更多的是科研方法——做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批判精神,查找文献、阅读文献的方法,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等。做学问的方法都是相通的,但为师之道各有不同,所以需要不同领域的老师和我们进行交流。其实,研究生打基础主要还是靠自己,所开课程主要还是“师傅领进门”的授之以渔。如果没有在课堂上学到科研方法,而只是机械被动地吸收一些知识片段,这样的学习基本上是失败的。其实,这些科研方法的作用并不只局限于专业学习本身,如果懂得举一反三,对生活的其他领域也是有影响的。现在我感觉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跟以前大相径庭,以前我会跟着一些浮躁的想法乐不思蜀,而现在看着许多热闹的节目都觉得缺乏深度和严谨性,慢慢地敬而远之了。

  从社会回到学校读书,无形中就有了不小的年龄压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有时候很想怪你当初没有一鼓作气读下去,好让我能减少几分压力,多一些选择余地,起码能更安心地做学问,不必考虑太多现实的问题,也不用为许多生活琐事手忙脚乱。不过我明白,这不能怪你,要怪就只能怪社会没有营造出更宽松、更灵活的人才观念和成才氛围。在许多人眼里,研究生阶段就是本科学习的自然延续,不需要社会经验来拓展研究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甚至也不需要这些经验来为人生做更成熟、更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于是,一气呵成的深造是理所当然的,而工作之后再回炉则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候他们甚至没有想过有人会这样做,如果你选择攻读的是冷门专业,更会让他们大吃一惊——这种吃惊同样让我惊讶不已,我真没想到社会经验对研究工作的影响会受到人们如此严重的轻视,换个角度来看,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应该拥有怎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和人生规划,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千人一面。所以,从根本上我不怪你,也不怪他们,在享受着社会阅历为我的研究和思考带来的好处时,我会暗自庆幸自己看到了更多精彩的风景,悟到了更多深刻的道理。这些无形的收获,从长远来看得大于失,我没有理由不去感谢生活教给我的一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shouhuo/5299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