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方法(2)

说明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填空品读法

  【案例】教学《敬畏自然》,让学生填空“大自然一定会( )笑”,体会大自然的仁慈与强大,从而理解为什么要“敬畏”。王君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师生讨论,一步步追问):

  ⑴投影展示“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提问:如果你遇到一个狂妄的人,你会怎么样(对学生强调千万不要看书)?

  ⑵投影展示“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  笑……”,大家猜猜大自然会怎么笑?

  ⑶大自然干嘛要窃笑,而不是像大家一样大笑狂笑冷笑呢?

  ⑷投影展示完整的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⑸师生总结。

  【品析】这个教学环节的关键是品读大自然为什么“窃笑”,这个“窃笑”表现了什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窃笑”的含义,王君老师采取了三个关键教学步骤,实际上是三次填空。第一次是填“面对狂妄怎么样”,从教学实录看,学生填到的有“极端地鄙视”、“瞧不起”、“嘲笑”、“批评讽刺”等,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窃笑”铺垫、蓄势。第二次是在“笑”之前填一个字,揣摩大自然究竟会怎样的笑,这种揣摩有多重意义,一则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情景斟酌大自然究竟该怎样笑,进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二则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关于“笑”的词语,比较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差异,并根据文章情景做出判断和选择。第三次表面看是一个问题,实际上可以看成填写一句话,通过填这句话,理解大自然为什么是“窃笑”。三次填空之后,教师再给出完整的句子,总结“窃笑”的意义。这样利用“填空”品读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读法,它是在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斟酌筛选词句,并与原文进行优劣比较,可惜,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得甚少。

五、造句体味法

  【案例】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导学生体会“标志”先后顺序的词语的意义,并学会使用这些词语,教师采用了造句练**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⑴谈说明顺序,学生找到了关键的六句话,教师点拨,六句话都有语言标志。

  ⑵投影显示,用红色的字标记“首先,然后,还需要,最后”,强调能使用这些词语并不简单。

  ⑶投影展示“首先,其次,还,然后,接着,最后”,让学生造句,至少使用四个,“然后”一词只能使用一次,所有词语不得重复,语言层次清晰。

  ⑷学生相互说给对方听。

  ⑸学生造句,教师点评。

  ⑹小结,让学生抄下这串词语,再次强调重要性。

  【品析】类似于“首先,然后,还需要,最后”等这些表示先后顺序、主次关系的词语,表面看很简单。但实际上,正如王君老师所说:“包括最重点中学的学生都不会用。”不仅不会用,在阅读的时候,很多学生也不能抓住这些具有明显标志性的词语,读懂文章的逻辑顺序。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表示先后顺序,标志逻辑关系”的词语,王君老师采用了让学生“造句体味”的方法。从教学实录看,在这个环节,共有六位学生起立发言,教师均进行了一一点评。这样,通过“人人说相互听”、“个别说教师评”的造句练**,并抄写记录,学生就对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意义及用法有了较为深入地理解,且初步学会了应用。造句,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词,并学会运用关键词的重要方法。可惜,这样的方法,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是常常被忽略的。

  六、诵读品味法

  【案例】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朗读再现泥墙根寻趣的情景,体味语言之美,感受童年鲁迅的形象特点。王君老师的做法如下:

  ⑴学生自由朗读,要求用朗读来原音重现当时的情景。

  ⑵说说,你读到了一些什么?

  ⑶选择一句喜欢的来读,努力用声音传递出丰富多彩的内容,或美的色彩,或香味儿,或形象,或情节。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积极点评,指出优点。

  ⑷分工合作朗读,两人领读与集体合诵结合。全体学生合作读两轮,教师点评,学生越读越好。

  ⑸讨论:从朗读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⑹教师点拨小结。

  【品析】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感知品味语言之美,进而达到理解文章,**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最基础的语文教学方法。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诵读品味教学,或流于空洞的理论说教,或读得花里胡哨而无实际效果,或教师无作为乱作为。王君老师的这个案例,利用诵读,感受语言和人物形象之美,有三点做法值得我们学**借鉴。一是研讨与实践结合,先是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讨论,然后又在研讨与教师的指导下再次朗读,继而在多次朗读的基础再次讨论,这样就把怎么读、读得感受的研讨与读的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二是学生的读与教师的评价融为一体,通过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肯定和指导。某学生在(嘟着嘴)朗读“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之后,教师评价说:“嗯,我看到了,那黄蜂肥肥胖胖的可爱样子。你的朗读中有形象。”这样的点评,既是对学生的赏识肯定,又是对朗读方法指导的强化。又如,另一学生朗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时,用重音强调了形容词,教师立即评价说:“真好!我眼前一片红紫芳菲。”三是精心设计朗读。教师将“泥墙根寻趣”这个片段排列成诗行的样式,让学生“领读”与“合读”结合集体朗诵,并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特点,标注朗读时情感表达的要求,如“开心地”、“惊喜地”、“轻声地”等等。这样精心的设计与具体的指导,就极其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了语言之美与童年鲁迅形象之可爱。

  七、句式变换法

  【案例】教学《纪念白求恩》,感受毛泽东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王君老师的做法是:

  ⑴指导学生在第二段寻找毛泽东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的“最美语言”。

  ⑵分析句式特点,朗读。

  ⑶变成肯定句。

  ⑷变成反问句。

  ⑸读原文的双重否定句。

  ⑹同桌之间用“肯定句”和“反问句”互相说给对方听。

  ⑺再读肯定句、双重否定句。

  【品析】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毛泽东赞美白求恩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王君老师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句式变换,通过句式变换,进行优劣和表达情感程度轻重的比较。课文的原句是双重否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王君老师先是引导学生变换成肯定句,然后再变换成反问句,并进行句式的比较。二是朗读,反复朗读原句和变换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双重否定句”、“肯定句”和“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轻重之别。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不同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差异,王君老师先是让学生齐读,再是让学生同桌间相互说给对方听,然后再个别读,再齐读。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反复朗读,就较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毛泽东赞美白求恩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shuomingwen/24515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