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思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烟云。

  中国人迈着坚实的步伐,从食不果腹到大国崛起,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高歌猛进。“八千里路云和月”,由孱弱到强盛,由动荡倒退到国泰民安,中国人有着自己的发展智慧,眼光内敛而锐利。在这三十年的风雨兼程中,有过道路的曲折难行,有过革新的阵痛,有过思潮的较量,有过苦闷的彷徨,只是乐观、豁达、进取、坚韧、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支柱,承载着改革开放这艘新世纪的航船一路向前。

  城市和农村,是改革开放的两个车轮。城市精英荟萃,社会资源集中丰富,是改革开放发展的龙头,引领在前;农村聚集了大量的劳动力,土地广袤,是改革开放强有力的推手。从上世纪90年代起,数以万计的农民开始向东部沿海、城市迁徙。规模之大,场面之恢弘,实属中国历代人口迁徙,乃至世界人口迁徙的奇观,中国城镇化由此吹响号角。这群离开土地南下的农民,被称之为“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多是独行侠,或是夫妻携手闯荡。孩子、老人、妇女依然留守农村,“空巢”由此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毋庸置疑,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社会化转型的必然,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重轻的作用。这只劳动力大军挥师南下,进工厂、建高楼、做保姆、搞环卫,凡是需要劳动力的地方,他们义不容辞,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正是由于大批青壮年只身外出外出,儿童、妇女、留守老人逐渐凸显了“空巢”、“留守”这一中国式农村现象,同时也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

  首先是留守儿童,由于父亲或父母亲离家出走,他们被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照顾,或自己独自生活,这样极易造成他们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心理失衡等。留守儿童杀人惨案、溺水案、伤害事故、涉毒涉黑等报道屡屡见诸报端,他们道德失范的拒绝被抛弃的挣扎,不能不让我们深感忧虑和反思。尽管政府、社会各界和学校都在苦苦寻求解决办法,但父母的亲情陪伴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我们谁能替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sikao/2276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