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思考作文

思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实用】思考作文8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考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思考作文 篇1

  暑假期间,我和朋友去肇庆旅游。那天,我们来到星湖,导游带领我们登上湖边的一座小山去参观山上的佛寺。寺庙里有很多游客,香烟袅袅,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撞钟的声音。我们家不信佛,但也许是小时侯看《西游记》,受其影响,我对佛还是有几分敬仰的,于是我烧了香,还去求了平安符。

  我走出寺庙,决定到周围参观一下,突然看到寺庙旁的池塘边有一个小滩,挂出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放生生灵,求佛保佑”。我好奇,便走过去看看。摆滩的老爷爷十分热情,他笑眯眯地对我说:“姑娘,要放生吗?佛祖会保佑你的。放生龟,全家长寿;放生鱼,招财进宝;放生鸽子,一生平安……”

  我低头看着他摆在桌上的那些小动物。鱼儿们在一个小小的鱼缸里游,不,不能说是游,只能说是有气无力地摆着尾,奄奄一息的样子;几只小龟被放在一只脸盆里,他们奋力地用小爪子扒着盆壁;羽毛脏乱的鸽子被困在笼子里,发出“咕咕”的哀鸣……可怜的小动物们!他们是真心愿意给人类捉来这里,再放走的吗?难道这样佛就能保佑我们?

  在那个“放生”小滩面前,我站了很久。我有一种冲动——把所有小动物都买下,让他们一起回归大自然,但再想一想,如果我放了他们,一定会有人把他们再捉会来,而且他们会认为生意不错,下次再捉来更多的小动物。

  放生?为什么人们要想出这样的赚钱方式?放生动物的前提就是要剥夺他们的自由,而且把他们捉来又放走,捉来又放走……这样很快就会把他们弄死!我们就这样用小动物的生命来求佛保佑?若佛真的保佑我们,那又有谁来保佑那些小动物?

  可是,除了同情,我又能为小动物们做些什么?

思考作文 篇2

  现代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成就自己的孩子。

  现代的的孩子,由于阅读量大,接触面广,知道的,懂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所以他们所问的问题也就越来越丰富,真可谓是五花八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着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因此,摆在我们家长面前就有两个问题。

  一是家长自身的素质和文化水平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家长应该不断的读书、学习,涉猎各个不同的文化领域,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才能做好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家长。

  二是家长如何来回答孩子的问题,这往往有两种态度截然不同的家长。

  一种家长对于孩子千奇百怪的提问会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我分析个中原因一是家长确实不会回答,又不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怕丢脸,只好随便敷衍两句;二是家长确实忙,确实嫌烦,就说:“小孩子家,哪那么多问题,去去,一边玩去。”或说:“问什么问?长大就懂了。”另一种家长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孩子问,就不厌其烦的回答,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就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讲给孩子听。

  我认为:这两种做法都不足取。第一种表现更不应该,孩子提问题表明孩子在主动思考,孩子有主动求知的欲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并对孩子以支持和鼓励,粗暴的拒绝回答和应付,只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第二中表现看起来家长是很称职的,懂得利用孩子的提问,向孩子灌输知识,但这种方法只是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却不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急于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你轻易就把详细的答案说出来,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面对孩子的提问,作为一个明智的家长,不是直接回答,二是利用反问,启发孩子对自己所提问题进行思考,或鼓励孩子动手去找答案。如果碰到我们不懂或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告诉孩子说:“看,你可真厉害,你问的问题连爸爸都不知道。”他不但不会看不起你,还觉得他的爸爸是个诚实的人。然后我们就告诉他去书中寻找答案,他们能够从书中找到答案,不仅会养成喜欢读书、独立思考的习惯,还会有一份成就感。孩子是否聪明,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与思考。所以,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孩子才会真正变得聪明。

思考作文 篇3

  任何人都有思考的权利,也同时具备着发表思考结果的权利。这里同时暗含着“雪崩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的道理。

  ——题记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莫过于我们的大脑比他们发达,这赐予了我们更强的思维。可是我们具备的独自思考能力,却往往被人误导与利用。正所谓那些能置于毫无退路之境,只因大众信服,甚至可以鼓动大众参与的强大力量。

  试想他们就一定正确吗?对于真理来说,信服比流言蜚语更可怕。真理是说服一个人的利器,可当真理放在网络,就变成了不可理喻的偏见,无人信服甚至觉得无理取闹。吃瓜群众看似是没有参与,却是一种无言的伤害。可谓三人成虎,言论传多了便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如今,更是有绝情者利用这一人性缺点来伤害,却坐等全身而退。那些护着他的人,就像自己被卖了,还在傻傻的说着他的好。而掌握真理的人却是少数。

  各位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却不知自己只是抓着皮毛进行所谓的正义,实际却是评论与攻击。看着头头是道实际强词夺理,看着就事论事实际抓人不放。这是极致的可悲。

  大家都知道网络暴力对吧。这又和网络暴力有什么区别?他们同样伤害人在无形之中,他们潜移默化,同样具有着高额的杀伤力。正应了那句话“无形中的最致命”。而且造成这一切的只是人们看来正确的思考,所带来的。

  别总以为说别人几句没什么大不了,你的那句辱骂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现实中,总有人会出面制止,可网络上呢?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相信、支持他(她)呢?任其它不断扩大,通过社交媒体,隔着屏幕的方式去不断欺凌,得到快感。像极了一位小偷,偷走别人对其爱与信任,给予空荡无助的悲凉。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所写的“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很好的形容了他们。就像尼采所说的“一支无言的箭,射向广漠苍穹,而半途中一个女人被它杀害”,而这支箭,仿佛还会继续下去,杀害更多的人。

  始终会有人抓住这个缺点,来当施暴者。这就像一个不停循环生物链,不可避免,无法杜绝。吾辈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祖国需要的是根正苗红的新时代青年,而不是发表无用言表,随意跟风践行者。

  这毕竟是网络,不是自己家,没有人会一味的容忍。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不成为施暴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sikao/39834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