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眼中的诸葛亮精选作文

【篇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不错,这正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暑假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了这部家喻户晓的历史巨作。

  《三国演义》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粗豪爽直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其中诸葛亮最受人们的尊敬,在许多读者心目中,他几乎就是一个完人。

  他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于分析敌人的弱点,用适当的计谋对付敌人。比如反间计、空城计、调虎离山计等等。

  但是这个世界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觉得诸葛亮也有不足之处。

  众所周知,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刘备时期的勇将,可是他们这些勇将之后,蜀国几乎未出现过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有句话最能说明问题:“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致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一把白胡子的赵云只能披甲上阵。可惜骑马打仗既要讲技术,又要比力气,人老气衰,怎是敌人的对手?这说明诸葛亮在人才培养上的疏忽。

  另外,我还觉得诸葛亮很不放心他人做事,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一天到晚为事物所累,结果“亲理细事,终日流汗”。记得书本中写到这样一件事情:司马懿曾委派使者去“慰问”,顺便打探孔明的生活情况,结果是诸葛亮事必躬亲,劳心伤神,饭量一天天减少,便抚掌大笑。诸葛亮则整天为国事所虑,又气又累,他自认为他的心情不是别人所能理解的,他的忧虑是别人不能分担的,因而积劳成疾,最后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多令人遗憾啊!

【篇二】

  看《三国演义》时,我对一个人物记忆犹新,一个具有强烈传奇色彩的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这个上通晓天文,下熟知地理的的智者,把他智慧的结晶化作一场场精彩的智斗,和他那把常拿在手中轻摇的羽毛扇一起深深刻进每个人的脑海中。

  他本是个平民,深居简出,清高脱俗,淡泊名利,才留下了“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烩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效忠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

  虽然他不是一员猛将,不会跨在战马背上挥刀浴血杀敌,但他在蜀国有着不可一世的地位,不只因为他的才智,还有他的高尚品德。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

  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不披铠甲的英雄。

【篇三】

  身披道袍,轻摇羽扇,说不尽的仙风道骨;火烧新野,草船借箭、闪不停的智慧灵光;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道不完的忠心耿耿。读到这里,你猜到他是谁吗?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我眼中的诸葛亮具有远见卓识,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有些人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狡猾的人,可我却不那么认为,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为蜀国立下了数不清的功劳,把他比作蜀国的栋梁一点也不过分。刘禅无能,刘备临终前嘱咐:能辅助就辅助,不可便取而代之。一国之君,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可这些在诸葛亮心中都是浮云。刘备嘱咐完后,他却惊恐得浑身颤抖,连连推却。我想,在诸葛亮的天平上,报恩报国永远都比功名利益重得多吧!

  在我眼中,诸葛亮还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诸葛亮明知道周瑜妒忌他,却还宽容地原谅了他。他知道用擂鼓呐喊这个办法可以令十分多疑的曹操谨慎起来。结果,曹操不敢轻易出兵,连连射箭。结果,二十只草船都满载而归。就这样,他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连周瑜不由得自叹不如。

  “愿陛下托臣以讨赋兴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啊,我懂了,诸葛亮怀的是一颗感恩的心,无时无刻铭记着刘备的知遇之恩,正是这颗感恩的心,使他在轻摇羽扇中成就了非凡的业绩。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啊!我真崇拜他,无时无刻怀着感恩的心!

【篇四】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我也十分佩服他。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诸葛亮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农夫唱的歌词,就是诸葛亮写的。可惜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wo/27398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