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语文作文的自改方法

小学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语文作文自改方法一

小学语文作文的自改方法

一、立足于“读”,学生自改

  一般来说,写完一篇文章后,自己先看几遍,然后再进行修改,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修改作文也并非是只看不读。在看的时候,自己可以在心中默读,从头到尾默读下去或者出声朗读,就能找到在作文时所忽视的部分和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上作文课时,应要求学生在作文后,用这种方法修改一遍,并反复强调,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严肃的作文态度及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要求。根据小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笔者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下措施:一是要求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要自读自改。具体做法是,写好作文后,先自己读一篇,也可以在心中默读,然后再读一遍并仔细修改,挑出明显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第二是相互交换作文,互读互改。自己改完的基础上,和同学交换作文,让同学以自读自改的形式帮忙改作文,两人相互指出各自的不足。

  当然,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需要先为他们指明作文修改的要领和“标准”,否则就如没有方向的行驶,达不到预定的目的地。笔者为学生制定的要领是:一是语句是否简洁明了,句子、段落是否围绕中心;二是句子是否通顺完整、有无搭配不当等语病;三是句子、段落间衔接是否得当,顺承是否流畅;四是作文的结构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层次完不完整;五是作文是否标点运用正确,有无错别字等。

  只有这样制定好方法和实施标准,学生修改其作文才会有具体的方向和准则。此外,这还有利于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注意事项,知道该怎样去修改一篇作文,也帮助他们树立好作文不仅是做出来的,也是修改出来的。

二、抽小组细批,培养学生批改的能力

  经过实践,笔者发现,在这种作文修改模式下,教师再将学生作文收上来批改,不仅工作量大为减小,而且效果不错。除了这个方法外,笔者还发现,小组轮流批改作文的方式也能达到这种效果,如果教师每次只抽检某一小组进行精改,将这小组中出现的作文错误进行归纳分析,并在下一次作文课上进行重点点评,那么就能够将繁重的作文批改任务精简化,轻松化。

  当然了,进行小组批改,要选出作文较好的几人作为“组委会”,并且教师要对这几人进行重点培养,既要培养他们的作文能力,也要培养他们的修改作文能力,以保证小组的作文批改质量。笔者对学生的培养措施是:

  1. 培养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作文的欲望也不强烈。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想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引导他们逐渐喜欢上作文。然后,我们才开始教学生改作文,由简到难地进行培养,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作文修改,让他们从内心处产生修改作文的动机。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应该放低学生的作文评价标准,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修改稿上,而不是初稿,只要学生的修改稿比初稿好,哪怕仅是一点,那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 推敲词句,咬文嚼字

  在作文课上,我们除了组织学生修改作文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推敲字词,让学生掌握、提高咬文嚼字的方法和能力。教师所选的字词,可以是从学生作文中挑选,也可以从一些名文佳作中截取。讨论时,就将字词摘抄于黑板上或者是用多媒体演示等,讨论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告诉学生运用美字、词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自然就会慢慢提高,对字词的斟酌也会自然而然地严肃、认真。

  3. 抓住重点,讨论评改方法

  进行典型作文修改时,教师应事前打印好作文的相应句段及学习内容,并分发给学生,师生共同探讨所打印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方法。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批改方法和建议,教师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之,更不能呵斥学生不懂“规矩”,而是应善于辨析学生的观念,并根据此来引导学生正确修改和评价作文。

  除了集体挑错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打印稿或者多媒体,同时出示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稿,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以从中感悟、体会正确的修改方法,并将这些批改知识运用到自改和互改当中。

  4. 品评美文,共同探讨

  很多学生在写完作文后,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表扬。如果他们得到了表扬的正能量,那么他们就会对作文越来越感兴趣;反之,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甚至会弄巧成拙,使他们产生厌恶心理。所以,教师在作文课上,应该设置这么一个环节——好文精评,让学生有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好的作文心得。

  在这个精评环节中,我们能够将出色作文分发下去,让学生相互传阅,找出精美的句段及理由,相互学习;也可以由学生选出出色篇目,到讲台上朗读,全班共同品味,共同评价,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心理。同时,精评环节也相当于作文的二次修改,不仅能提高作者本人的鉴赏和写作水平,也能提高评价者的写作能力,作文课堂也会因此而融洽、愉快。

  小学语文作文自改方法二

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有的小学生害怕作文,对修改就更不感兴趣。况且,让小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并非易事,难度较大。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学生自改动机,培养学生自改意识做起,并且将这一工作贯穿作文教学过程的始终。我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各种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来影响学生。

  例如:我国古代文人贾岛“推敲”的典故。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鲁迅先生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一百六十多处。著名小说家杨沫花了六年的心血,重写修改六、七次而写成的《青春之歌》。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用了五年时间,改过十二次,以及托尔斯泰七遍修改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

  这样例子举不胜举。我根据小学生们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结合班队会,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故事,开故事会。无形中,就把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融于这些故事之中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意识。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人关于修改文章名言警句。比如:“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的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契科夫)“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四遍,这还不够。”(托尔斯泰)体会大诗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言深刻寓意,领会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锤炼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古今中外好的文章、著作往往是在不断锤练中产生的事实,提高学生对自改能力重要的认识,激发积极自改习作的行为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xue/152985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