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那是诗(3)

那是一首诗750字7

  冬的酝酿,春的苏醒,夏的辉煌,秋的衰败,组成叶一生也写不完的诗。

  这么长的一路走来,我听到过不少新闻,也读过不少书,发现人生并非有想象的那么美好: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不是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呼出一口浊气仰头望向窗外那颗孤僻的老梧桐树。此时已是一副深秋的景色,一片片金黄落叶似蝴蝶般在天空飞舞,划出一道又一道优美的弧线,好像在书写它未完成的生命诗篇。忽然一阵风吹来,又把它吹向地面,叶片有过挣扎,可还是不得不为它的生命之诗画下不舍的句号,混在泥土里,再不能起。

  只有我在欣赏这篇凄清的诗。

  我自幼便喜欢落叶,喜欢踩在金黄地毯上听它发出的沙沙响声;喜欢捧一掌叶子用力撒向天空金黄色的叶雨;我喜欢挑出一片最精致的树叶夹在书里沾染书香;我喜欢初秋赋予它那耀眼的颜色。可现在我却烦透了深秋,一到这时候,我一度认为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竟变得枯槁,外侧叶子向内翻卷,脆弱地一碰就碎,毫无生机可言,就像人生中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

  我琢磨不透这诗的含义。

  猛然间,我终于醒悟,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它就像是一座金字塔,秋天的落叶是基座,它无私地为塔尖提供养料,泥土虽吸收了它,它却顺着枝干慢慢爬上来,说不定这片落叶就是去年秋天我踩过的那片。那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是痛苦的烙印,亦是通过生命历练的证明。

  正是有了去年的痛苦和衰败,才能有今年这一场盛世啊!

  渺小并不可怕,短暂的凋零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继续生存。那些小小的树叶每年带着希望,熬过寒冬,它没有放过努力。

  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会退的浪,没有不会暗的光,生命中没有十全十美,可没有不会淡的疤,没有不会好的伤,没有不会停下来的绝望,生活很美好,我想我也要像那叶子一样,一直努力不放弃。现在的平庸不可怕,失败与挫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目标,哪怕奋斗之后真的像哪片叶子一样没有发芽,至少我还可以骄傲地说:“我尽力了。”这样一想,世界上哪还有什么不如意,只要努力过,就能写出一首优美的诗。

  在这落叶缤纷的深秋,心中的难题迎刃而解。

那是一首诗750字8

  春天播种了爱的海洋、生的希望和自然的浩瀚。

  ——题记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城市中荡漾的绿意,我们眼眸中洋溢的活力,我们困难中燃起的希望,那都是春天的馈赠啊!春,那是一首诗。

  春装点生命。老人在城市的冬天被冻了许久,寒冬的雪花是凋谢的花,肃杀的风无情的将生命冰冻。他们熬过了一个冬天,迎来了春天。他们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阳光、花香、暖风、绿叶……这些装点老人生命的东西都是春天的必需品啊。春意盎然焕发生机勃勃,残年的老人到了晚年愈发受不了秋天的萧瑟了,还好有春天的旋律奏响。春天就像一片爱的海洋将其笼罩,那种感动是诗的开篇,使人动容,让人忍不住弯起嘴角。春,那是一首诗,拖着生命的雄伟之诗。

  春点燃希望。春是农民劳作的季节。这时候离收获的时间还有太久,可是为了收获丰盛,在春天就必须努力地播种。他们很少抬头看看天上的蓝天白云,即使那再美,也不及那农作物让农民燃起希望,那是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在春天制造喜悦,在秋天收获喜悦。春也是农作物的希望。春天的露水是他们成长的养分,他们的盼望迎来了春神奇的药水,那药水没有一点点的不干净的成分。春这首诗是干净的,而春的这个部分便是诗的高潮吧!生命如火,这是由生与希望奏出的底乐。春,那是一首诗,用生命吟出的伟大之诗。

  春依靠色彩。红花绿叶,蓝天白云,就连黑夜也能瞧见春天那零零点点的红花,也能嗅到那一股好闻的清香。色彩是春天的光辉,所以春这首诗的结尾应该是轻柔的。如果太喧闹会打扰到一花一草的静养。那是不同于海蓝色的一种新鲜感,却也是浩瀚的自然。那一片片花海令人称赞,从下往上看,会发现每一朵花都生长的那样的有力。他们的动力是春,他们相互依靠,相互成为彼此的希望。春,那是一首诗,用色彩装点的清新之诗。

  春天孕育了那样多的感动,奇妙的、伟大的。我庆幸每年都会见到春的模样。他们说夏是一枝花,秋是一捧水。而我想说,春,那是一首诗……

那是一首诗750字9

  五六月的花事,半是绸缪、半蹉跎——窗外的诗意。我对着窗上的简影笑笑:一切都好,老病成新赏,年光寄旧诗。

  已经断续喝了一季度的药了,中药,时苦时酸。可我,却有些喜欢这种状态、诗的状态。

  病稍重的时候,我仿佛又缩回了那小小的一团。打一个喷嚏都痴痴地想是有人在念自己。浑身的温热熏心,又化为阵阵烟,升入眼睛。晶晶亮、晶晶亮地望着母亲剪药包,她说:“桔梗——”我嘴角溢出心安,“蝉蜕——”我点点头,“……川贝母粉!”她加重了话音。不知何处远山连结:“我不!”“好了,你是一定要吃的。”她的话如松生细入,本没说什么,便被我发烫又冰凉的耳朵接纳了。于是,她让我悄悄闭上眼睛全喝掉,我便悄悄闭上眼睛全喝掉。肚里本是一腔苦水,此时却偏有玉川子“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之感。那是一首诗,只不过他饮在味,我饮在情

  而病稍轻的时候呢,我对自己是婉转的矜持,其他人总是于我关注且包容的。我便更“冷于陂水淡于秋”,对人显露出虚弱而自尊。偏又在草木上忘情:初春的树,远看是浸入指缝的草汁,带着些碎碎点点的小叶粒子,但可不是烟——光秃乏味的树干是拢不住烟的。近观,初觉叶茂,将满天日色集来。之后才感到,它不过是借了后边的春色——一列的茸茸浮青都在此枝头了。有一种花,三月间是粉白小簇的,复一天天地转成红褐色的叶子,却不见花凋,不见叶芽,就如花的后半生是叶一样自然。有次孤身走入一秘境,见老藤为墙,落叶铺地,时光在此凝结成琥珀,满是一春好秋色。也不说什么,站着,如风与风眼之乍醒,惊喜相窥。想是身上有淡淡药香的,才与它们共鸣,在不经意间滑落那诗情:一身袭绿心相?担?多情春草不为萤。

  其实染一丝病气实在不是什么赏心乐事,但人不能总做一块百毒不侵的石头吧,总要有软、有暖、有轻、有淡,融融成诗。

  在灯火可亲的夜里,那年往事如甘草清甜,亦折叠做一首诗——有着娇软活泼的韵脚,隽永清远的意象……而病中尚如此,何事不成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eyishoushi/421019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