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心理作文

心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实用】心理作文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作文 篇1

  寒假里,我们小记者参观了运河五号创意街。

  顾名思义,创意街肯定有许多创意喽!书画馆里,有三幅作品上的字写得歪歪斜斜,勉强才认识几个,导游说这就是“创意”,是艺术;五个手指上戴着蚕豆叶,这也是“创意”!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攀岩和参观梳篦厂了。

  中午,我们攀岩馆体验了一下勇敢者的游戏——攀岩。老师说:“攀岩需要靠全身的力量,不能光靠臂力,还要有信心。”说着便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只见教练敏捷地爬上了陡峭的“岩石”,越怕越高,爬到最斜的地方,身体几乎横过来了,就像一只蝙蝠倒挂在岩石上。我们不约而同地赞叹:“哇!好厉害!”轮到我们亲自体验了,我特别紧张,心里好像有一只兔子怦怦直跳。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拼命往上爬,可是只爬了两层就掉下来了,真是看别人容易,自己做就难啊!

  下午,我们又来到常州梳篦厂参观。在梳篦馆,我们见到了一把把精美绝伦的梳篦,有活泼可爱的十二生肖、著名的古代四大美女、金陵十二衩、精致的京剧脸谱,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条条美丽的“热带鱼”正向我们游来——真不愧是驰名中外的“宫梳名蓖”呀!我们又来到制作梳篦的厂区,一股黄杨木味扑鼻而来。导游告诉我们:“黄杨木很珍贵的,几百年才可以选出上等的木头。”一把小巧玲珑的梳子,要经过28到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做梳篦的叔叔阿姨们可辛苦了,他们有的磨,有的刻,有的画,有的描——一根根普通的木头,在这些能工巧匠的手下变成了一把把巧夺天工的梳篦。

  今天的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让我大开眼界!

心理作文 篇2

  我是一个非常好强的人,你要是信的话,就听听我的故事吧.

  那是一个盛夏的晚上,我下楼去散步,碰见了我的原来的好朋友武文斌.我们俩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所以一见面便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毛毛,你能做几个俯卧撑?”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没等我说完,他就趴在地上做了起来,一边做,一边还说:“我能做20多个,你肯定做得比我多.”刚说完不久,他便站了起来说:“一共做了25个,你也去试试吧.”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作.要知道,我在体育方面可是最不行的,因为,我太胖.我趴在地上,做了不到5个,便力不从心地败下阵来,武文斌看了便说:“想不到你才做5个,我以为你多棒呢?!”听到这话,我的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如果地上有条缝,我真想钻进去,但这是不可能的.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个,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练习的少罢了.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做5个俯卧撑,一天、二天随着天数的增加,渐渐的,渐渐的,我一口气能做30多个.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我已经能做40多个了.

  一年很快过去了,还是在一个盛夏的夜晚,同一地点,我再次碰见了武文斌.我便先发制人,提出再比赛俯卧撑.他满不在平地答应了.还是他先做,仍是做了25个.做完后,他得意洋洋地看着我,好像在嘲笑似的对我说,你能做这么多吗?现在该轮到我了,我想起一年前那个夜晚,想起了我刻苦锻炼时所付出的代价,我便不由得为之一振,突然爆发出一种无名的力量,一口气做了50个.我做完后,一看武文斌已经看傻了.过了好长时间,他才缓过劲来,傻呆呆地问我:“你怎么这么棒?”我笑了笑,回答到:“这得感谢你呀.要不是你触动了我的好强心,我怎么会这么刻苦训练呢,怎么能超过你呢?”“噢,我明白了……”他苦笑着说.

  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一件事.

  其实,我在其他方面也很好强,正因如此,所以我总能取得胜利.

  这就是我,一个好强的人.

心理作文 篇3

  小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心理阴影,就是害怕我的爸爸。一看见他那严肃的表情,我心里就打哆嗦。后来,我终于走出了这个心理阴影。

  记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天晚上,我一直咳嗽,爸爸便抱着我撑着雨伞急忙的跑到附近的诊所。一到诊所,爸爸就把我交给大夫,大夫用手摸了一下我的额头,然后又用听诊器听了一下后说:“没事,只是发低烧,只要打一针,明天就好了。”听完了这一句话,我看见爸爸紧绷着的脸忽然放松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打针,而且是和我爸爸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要打针了。一位护士小姐拿着针和药瓶走了过来,我一看见针我就大哭的喊着:“不要,我不要打针。”而爸爸却安慰的说:“没事的,别怕,不痛的。”又过了一会,护士小姐在我屁股上扎了一针,当时我就开始嚎啕大哭。渐渐地我就睡着了。到了早上起来我问妈妈昨晚怎么了,妈妈却告诉我:“你爸爸在昨晚送你去诊所的时候被雨淋病了。”

  后来,我去看望爸爸时,正好爸爸在吃感冒药。我便上去问:“爸爸,你没事吧。”“没事,只不过是咳嗽而已,没事。”就这样我和爸爸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了。我不再害怕我的爸爸,很多时候就想好朋友一样。

  到现在我明白了,有一些心理上的阴影,可能是误解造成的。如果我们善于沟通,如果我们不那么过分敏感,很多阴影就会在阳光下自然消失。因此,我要做一个阳光男孩!

心理作文 篇4

  甲:写文章,不管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其写作的全过程一般是:搜集材料,确立中心,谋篇布局,动笔行文,检查修改。修改是写作全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文章写得好的必不可少的'最后一道“工序”。宁老师,今天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吧。好吗?

(一)重在培养儿童自改作文能力

  乙:好,修改文章确实是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步骤。在前几讲,我们曾经提到过,从根本意义上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全面、深刻的,必须有一个多次反复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文章初成,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反映事物还不够恰当,致使事物的特点突不出来;或者内容表达得不完全,致使中心思想不鲜明;或者材料组织运用得不够完善,致使材料不能很好的反映中心;或者语言运用得不够完善,致使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修改文章正是要把这些不恰当,不合适的地方改好。所谓“文不厌改”、“善作不如善改”,是非常有道理的。综观古今中外,大凡好的文章,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甲:不错,古往今来许多文章大家,都十分重视修改这个重要环节。凡是流传久远的佳作,无不是加工修改才成为名篇的。谈到这番道理时,许多人都爱用曹植的这段话:“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喜好旁人讥弹自己的文章,而且能随时修改,曹植的这个过人之处,大概正是他文章过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文苑诗坛上重视修改的著名故事很多。例如,欧阳修,古代文献中记载他“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视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乙:欧阳公修改文章的勤苦令人敬佩。据说欧阳修的妻子曾经问他,为什么要呕心沥血地修改,是不是怕先生批评呢?他答道:“非畏先生嗅,却畏后生笑”。这成了千古佳话。诗文修改不好,是会贻笑千古的,因此,不可不审慎修改。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圣杜甫说过,“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新诗改完后还要再三吟诵推敲。乐于请老妇人解诗而誉满唐代诗苑的白居易也有这样的看法,他说“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曹植、欧阳修、杜甫、白居易这些古代大作家对自己的诗文都下那么大的修改之功,这正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绝不能轻视修改这个环节。

  甲:近代文豪鲁迅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竟有一百六十多处。郭沫若先生有一次对人谈创作方法,一连说了七个“改”字。作家赵树理在对一位青年谈写作“秘诀”时说,“一个是‘耐’字,一个是‘改’字,这就是我教你写作的‘真经”’。

  乙:精心修改文章的事例,外国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俄国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才定稿出版的。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甲:古今中外的名家们尚且如此重视修改,对初学作文的儿童当然就更应该如此了。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在谈作文教学时就曾经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乙:关于改作文,叶老多次强调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甲:显然,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好这一任务,探索学生自改作文的心理过程、心理规律,依据这一规律改革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nli/42021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