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4)

心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弧度制说课稿》下面我将从(1)教材(2)教法(3)学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

  说教材

  1、教材的分析

  说课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弧度制。通过本节弧度制的学习,我们很容易找出与角对应的实数而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另外弧度制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方便。

  2、教材的处理

  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我将两课时合为一个课时:

  即:将弧度制的概念与弧度制的运用合并为一节课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角度和弧度的转化,掌握圆心角与弧长公式,会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对角度和弧度关系的探究,让学生体会过程的重要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现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圆心角的大小公式和弧长公式。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说教法

  1、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愉悦互动的环境。

  教学过程设问、引导、启发、发现式教学方法。

  2、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

  说学法

  1、学情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

  正因为如此才会激发学生为何学习弧度的兴趣。

  2、学法 指导学生学会提炼问题结论,

  指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分析

  (一)问题导入:

  回忆1°的角是如何定义的?

  教师应说明用度作为单位不足之处(1)书写时单位容易忘记(2)它是

  六十进制运算麻烦。

  复习度量角的大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

  复习圆心角与圆周角的概念。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要引入和如何引入弧度制?

  (二)、讲解新课:

  提出课题:弧度制—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它的单位是rad 读作弧 度。 弧度制的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 的角。

  规 定:

  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

  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

  零角的弧度数是0

  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零角,单位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0)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强化自我意识,促进由学会到会学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公式推导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当角用弧度制表示时,

  其绝对值等于圆弧长与半径的比,即:

  并由学生推导出弧长公式:

  说明:一定是用弧度制表示的角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60°=2p rad 180°=p rad

  注意:

  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可以利用科学计算器进行,也可用《中学数学用表》进行。

  2、一般地,“弧度”与“rad“通常略去不写,而只写这个角所对应的弧度数.

  3、采用弧度制后,角与实数之间就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公式的推导,融教学内容于解答启迪之中,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习题讲解

  例1 把角度化成弧度:(1) (2) (3)

  例2 把弧度化成角度:(1) (2) (4)

  练习 :103页 习题5.2-1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度与弧度之间的转化及一些特殊角的弧度数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五)实践应用

  例3 某机械采用带传动,由发动机的主动轴带着工作机的从动轮

  转动.设主动轮A的直径为100mm,从动轮B的直径为280mm

  问主动轮A旋转,从动轮B旋转的角是多少?(精确到 )

  例4 求如图5-12所示的公路弯道部分

  弧AB的长(单位m,精确到0.1 m)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六)、归纳小结

  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弧度的意义;

  3、弧度制计算公式及简单运用。

  作业:P105

  习题5.2第2、3、4、5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教材中,5.1-1是弧度制的基本概念,5.1-2是利用弧度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我认为本节知识,对于汽修和机械加工专业而言应以实践为主,因此将5.2-1和5.2-2合为一节课。首先介绍弧度制的相关知识,后半节课着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一个新的概念出现之后,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需要深入思考,掌握其内容,理解其本质,知道其外延。当然,学生对新概念的再思考,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取决于教师本身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新概念的再思考、再加工。所以,我认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取决于教师独具匠心的“问”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思”。对于本课题中问题的设计,我也注意到: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能够让学生再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严谨性,同时也为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说课稿 篇7

  说教法

  教学活动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 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强化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 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出一方属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书签上。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书籍,把这些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告诉学生: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就把自己的书签给谁留作纪念。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印稿上石这个步骤中的两种方式,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反写”的效果较好。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镌刻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证。在学生初次尝试镌刻肖形印的练习中,提倡首先统一使用切刀法。为了保证刻制的安全与简便,尝试刻制活动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选择石膏材料。本课时的另一个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引导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分析教材提供的篆刻作品,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交谈感受。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印面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体会笔画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形容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体验环节后,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因为有了刻制肖形印的尝试作为铺垫,“活动一”的可行性大大增强。在 石膏材料的使用基础上,此时可以考虑选择石材作为雕刻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验篆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刀法尝试)——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

  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利用篆刻教学的影像资料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点

  欣赏一些古今优秀的篆刻艺术作品,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介绍篆刻方法步骤

  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稿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学习方式和《黑白世界》一课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如:切刀法、冲刀法、写印稿等。

  3、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件中所播放的篆刻图片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讲解,同时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肖形印, 直接让学生观察、模仿、探究、创造。

  4、课堂练习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作业的不同步骤的表现进行纠正或鼓励。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篆刻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nli/42936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