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如何在记叙文中结合抒情与议论(2)

叙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师结】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

  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凄怆氛围中,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失去至亲、差使交卸、父子分别,让年迈的父亲心境凄凉。

  尽管如此,为让儿子安心踏上求学之路,父亲还强颜作欢。

  送别时,年事已高的父亲还执意要蹒跚着过铁道、艰难的爬月台去为儿子买桔子。

  他蹒跚的步履,爬上月台的动作,无不渗透出对儿子深深的爱,而从这生动描述的字里行间,从目睹此景到感触此情时的潸然泪下,我们也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深情。

  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这是抒情中是间接抒情 通过上面的赏析,我们认识到记叙中常常有抒情,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记叙中的抒情有什么作用呢? 【师结】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能运用好记叙中抒情的技能,有利于渲染气氛、深化凸现主题,使感情升华,进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归纳:在记叙中抒情的方法有两种

  1、直接法,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2、渗透法,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寄于景,寄于人,寄于事,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

  1、在记叙中抒情要由事而发,随景而生,不要生搬硬套。

  2、所抒发的情要出于内心,不要无病呻吟,不要虚情假意。

  3、抒情要适当和简洁,不要大段大段地抒发而喧宾夺主。

片断三: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个片断: ……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

  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

  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

  ——节选自《枣核》·萧乾 要求:指出文段中的记叙与议论内容,并说说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师结】 文段中“种枣树”、“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这叙述中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浓重的思乡怀旧之情,诉说着身在异国、心系故园的海外赤子的乡土情结。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深化题旨。

  过渡:通过上面的赏析,我们认识到记叙中有时要用到议论,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记叙中的议论有什么作用呢? 【师结】 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理、物、景发表看法,进行议论。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记叙文中的议论,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或画龙点睛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归纳小结: 在记叙中发表议论的主要方法有: 1、先叙后议,即在叙事后进行议论,点出文章主题。

  2、先议后叙,即先以议论统率全文,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思考和关注。

  3、夹叙夹议,即时而记叙时而议论。

  需要提醒的是:

  1、在议论时要以记叙为基础,由事而发,给人“水到渠成”的自然感。

  2、议论的部分要言简意赅,求少求精,不要长篇大论。

  3、议论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不要任意拔高,高喊口号。

  板书: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1.总领全文 总结全文 2.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 3.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怎样在记叙中恰当地融入抒情和议论 1、记叙与抒情要有机结合。

  2、抒情和议论要贴切、自然。

  3、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

  (二)注意事项 我们认识到了记叙中常常要用到抒情和议论,也知道它们在文中的不小作用,那么如何恰当使用呢? 【师述】 1、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

  记叙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议论和抒情是从记叙中提炼出来的,是对记叙的材料意蕴的概括和情感的升华,是水到渠成之笔而不是空谷回旋之风,所以在融入抒情和议论时要先把基础夯实。

  2、抒情和议论要贴切、自然。

  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的,必须使所议之题,所抒之情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

  议论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力求角度新颖,含义深刻。

  3、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

  记叙中的议论与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

  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破的,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不要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

  【三“忌”】 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

  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三)能力训练 经过了上面的认识,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体验一下记叙中融入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话题:感悟亲情 “亲情是黑夜里的一盏灯,让我们人生的路不再迷惘; 亲情是寒夜里的一盆火,使我们跋涉的心不再凄冷; 父母是佛前燃着两柱香,日夜为我们祈祷守候。

  家是父母身后拉着渔船,孩子是肩上那长长的纤绳,他们无怨无悔担当了社会河边的纤夫,纤绳在他们肩头勒得越深,疼得越狠,他们越是觉得幸福。

  提到母爱,同学们一定会想到孟郊的一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道出“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天下慈母心。

  下面我再来通过一则动人故事感受一下那无声世界里特殊的浓浓亲情…… 大爱无言 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位家住齐齐哈尔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

  问他,他说家里没电话,写信就可以了。

  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

  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

  我们很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磁带干什么呢? 快毕业时,他才揭开谜底,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

  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也从来没让他受过委屈。

  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

  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

  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

  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

  听完他这一席话,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

  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大爱无言,说的多好!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我们听说过爱吃鱼头的妈妈,听说过为为儿女捐献器官的爸爸,还听说过在缆车坠落山涧的一瞬间用生命托起孩子生命的年轻父母…… 这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一曲曲歌颂亲情的赞歌,道不尽父母亲情的伟大…… 生活中…… 我们总是不理解父母,常常埋怨父母、抱怨命运,认为他们没有给我们提供很的条件。

  或许我们没有别人吃得好、穿的好;或许我们出身贫贱,让虚荣心受损;或许或许…… 试曾想…… 是谁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为我们端水送药,守候床头; 是谁在我们静夜读书的时候为我们加衣防寒,陪伴身旁; 是谁在我们孤苦无助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缕缕安慰; 又是谁在我们还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忙碌在田间地头; 还有谁为我们的学业操碎了心,白头发添了无数根…… 可悟到…… 当我们每个月从父母手中接过那微带体温的钞票的时候,可注意到他们期待的表情;当我们不珍惜机会,再犯错误的时候,可看到他们眼中晶莹的泪花;当我们心境淋雨、情绪低落,却把怨言发泄给疼爱我们的父母、顶撞他们时候,可接触到他们心痛的目光……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世界无穷之大,社会无奇不有。

  在这缤纷的人间生活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感动:父母的无私之爱,老师的谆谆教导,朋友的勉励安慰,同学的关爱之情,陌生人的好心帮助……我们在爱的抚育下成长,我们在爱的阳光中绽放。

  我们应学会感动身边的爱,感恩身边的人。

  同学们,提起你手中的笔,把你感动的瞬间记下来,抒发出来。

  (100字左右) 1、叙述要简洁、生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ushi/11276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