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如何在记叙文中结合抒情与议论(3)

叙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记叙中要有恰当的抒情和议论。

  (重点) 三.【结束语】 龙欲腾飞须有妙笔来点睛,文欲感人更要匠心来构思。

  记叙中的抒情与议论如同锦上添花使我们的表达更具魅力,我们虽没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神来妙笔,但也应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执著宏志! 巩 固 训 练 当 堂 练 习 一.请看下列语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 2、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 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魏巍《我的老师》)( ) 3、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邹韬奋《我的母亲》)( ) 二.实战演练 作文题:第五单元书后习题同步作文一、二两题任选一题。

  习题一 题目的关键是“深深”和“记忆”。

  “深深”说明不是一般的印象;“记忆”说明是过去的但却难以忘记的事情。

  我们在构思时可以这样打开思路: 如果写一个特点鲜明、不同寻常的人,那么就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写出他(她)的特别之处,如特别的才能或特别的个性等。

  写作时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如果写一个陌生人,但曾在一幕给你留下了很深入印象,你可以通过一件事,甚至可以通过一个细节来突出人物形象。

  习题二 写“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和“感受深切的事”,只有注意观察,写自己熟悉的事情,记叙的内容才能具体、细致;只有“感受深切”,记叙中的抒情或议论才能贴切和深刻,所抒发的情感和所发表的议论才是真实的。

  范文引路 他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时光的流逝,四季的轮回,转眼间又到了冬季。

  在这冷酷的冬天,把我的心也冻住了。

  傍晚,手中拿着那份令人伤心的试卷,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北风无情地呼啸着,吹乱了头发,吹起了试卷。

  我随着风的身影,奔跑着,追赶着,试图着抓住试卷。

  忽然,似乎觉得一支优美的乐曲从远方飘来,隐隐约约。

  此时,情绪极度消极的我,早已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兴趣,仍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向前走。

  可是,声音近了,也清晰了,我被那乐曲吸引住,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凄清的旋律让我触乐伤怀,不禁有一股想哭的冲动。

  我努力克制住自己,循着乐声向前走去,原来是一位老大爷在拉二胡。

  我仔细端详起这位老大爷来:一身陈旧的破布衣裳,近乎光秃的头上有一些稀疏的白发,岁月的耕耘在他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道沟壑,一撮灰白的胡须向下垂着,布满皱纹的脸上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可是,他的眼睛直愣愣地望着远方,黯淡无光。

  我不禁一愣:“难道,难道他是个盲人?”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

  不是吗?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大爷,在双目失明、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仍能上街拉二胡谋生。

  再看一眼那布满皱纹的脸和那长满老茧的手,何处又不记录着被生活磨难的印记呢?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风烛残年的老大爷鼓起勇气,坚强地去面对生活呢?——对,是毅力! 一次小小的失败算得上什么,在今后漫长而又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舵呢?的确,在困难面前,我困惑、我彷徨、我抱怨、我流泪,我总是在失意中入睡,在残梦中醒来。

  然而,在看到这位拉二胡的老大爷后,我顿时觉悟了,仿佛自己一夜间长大了许多。

  这让我不禁想起一段话:“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无奈,因为路还在,梦还在,阳光还在。

  “是啊,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点勇气和信心呢?”我在心底默默地对自己说。

  于是,我迈起了坚实的大步,充满信心地走进寒风中,走在这寒冷的冬季里…… 拉二胡的老大爷,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您的精神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懂得如何去面对困难,如何去面对人生。

  每当我困惑时,每当我彷徨时,每当我受挫时,每当我伤心时,我都会打开记忆的闸门。

  这时,您的高大身影便会矗立在我面前,您的伟大精神会贯穿我全身,让我无时无刻地感受着来自您的勇气和力量,去闯过一道道难关,实现一个个理想。

  您的形象深深地在我的记忆中烙下了烙印,直到永远。

  反 思 总 结

  格言警句: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ushi/11276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