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描写母亲的经典记叙文

叙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描写母亲的经典记叙文

  还记得母亲生前的样子。还记得母亲说话时的声音和腔调。还记得母亲每次给我打电话,总是那般唠叨缠人的情景。

  只是,我的电话薄里,已经没有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印在脑子里,怎么也不能忘记的电话号码,想要打过去,却是已经永远无人接听的电话号码。

  而我,今生里,再也听不到母亲那婆婆妈妈絮絮叨叨的期盼和叮咛了。

  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和我说得最多的那一句话就是:“儿子,什么时候有空,就回家里来看看哈。”

  且不说工作有多忙多累,在邻省做一些小工程,似乎就有着总也忙不完的事情和应酬。相隔着近千里的路程,就算自己有车,也有了太远太不方便的借口。儿子又正上高中,带在身边,内心里总是希望他能考上一所好点的大学,总觉得有陪伴着看守着,更多地去关心关怀的必要。于是,就给了自己一种貌似充分的理由去偷懒了。终于,在母亲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淡然了回家。这,也就成了今生的遗憾和内疚。

  当然,给母亲打电话,还是我生活里的一种习惯。隔三差五的,我就会在电话里送去一声问候。母亲终究是老了,耳朵有了些背。每次给她打电话,不管我怎么说,不管我怎么样的去解释,似乎都无济于事,电话里头,大多是老人家的话语占据了时间,在嘘寒问暖了之后,就是她絮絮叨叨的热切地追问着我:儿子,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呀?

  几次三番,我还是能理解的,母亲终究是老了,总也会有些啰嗦,总也会思念儿子。只是次数实在太多了去,我也就少了一份耐心,终于在电话里就有了大声嚷嚷的时候。

  老人家终于是听明白了,于是就在那边安静了下来,然后,默默地挂掉了电话。

  隔几天的电话里,母亲总还是会问同样的问题,只是语气里怯生生的,多了一些试探的成分。就像一个小孩子般,生怕自己淘了气,没有了底气的样子。却也更像个不甘心的孩子,在坚持,很是固执。明知道问了也是白问,说了还是白说,可就是忍不住地反复在问:儿子,你什么时候能回家呀?

  于是,我就心软了起来。母亲听出我没有了心烦的样子,语气里就有了更多的开心和欢喜。她会大声地给我讲述:家里的鸡生蛋了,给你积攒了一些,回家来拿吧,吃起来会有营养些;院子里的桃树开花了,结果了,快熟透了,今年还挺多的,给你留着回来摘;你和我的宝贝孙子都喜欢吃南瓜,我今年特意多种了一些,回家来带过去呀;园子里的橘花开了,橘子黄了、、、、、、

  若是我能有耐心,母亲总有唠不忘的话,说不完的事,但最末了还是那句:儿子,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而我和母亲的电话,大抵是结束在我的敷衍里。在很多的时候,我总是在说:老妈,我很忙的,下次吧,下次一定抽时间回家看您。或者是:老妈,我请不到假的,您看,我又有事要去忙了,下次再说吧、、、

  而母亲总是会急急地匆匆地说上一句:那你就去跟公司的老板和同事说说,就说妈病了,请几天假,行吗?

  语气里有着很沉的`祈求和期盼。

  听得最多的,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母亲那一句老话:儿子,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而我,几乎总会是同一样的回答,或者说是同一种安慰吧:好吧,下次吧,下次一定回家看您。

  还记得小时候,我很是调皮,总喜欢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上学,一会儿头疼、一会儿肚子痛什么的,却总是被母亲识破,于是就挨一顿说教挨几声骂,就又乖乖的去了学校。那时候,母亲教育我最多的是做人要诚实,不要说假话。现在母亲老了,却教我说谎来着,真的是觉得又好笑有好气了。

  也难怪有人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大抵就是这样子的吧。

  太多的重复,就真的成了说假话了。在年事已高的老母亲面前说假话,每一个做儿子的,都是不会忍心的。于是,在电话里我告诉了母亲:妈,我已经安排好了,下个礼拜就回家看您,莫要性急呢,您就安安心心地等着吧。

  电话里,传来了母亲满心的欢喜和热切,老人家的声音,都有了些颤抖和咽泣的样子。

  可终于,儿子在高考前的月考里,没有考得怎么理想,总得去查些究竟找出原因来吧,这是关系到儿子一辈子的大事,似乎要比回家更重要些了,我那么想。于是,就没能兑现承诺,直到儿子高考之后。

  项目准备开盘了,儿子也要等着填志愿,又是好一阵子的忙。

  这一次,是母亲打的电话过来。我很是内疚地说:妈,您生气了吧?帮儿子填了志愿,我立马就回家看您,好吗?

  这一次,母亲听得很是真切,她连忙说:没呢,儿子,我知道你忙,没关系的,下次找时间再回吧。

  记不清那是个礼拜六还是礼拜天了,反正那是个周末,气温很高,天气出奇的热。

  工地已经步入了正轨,无须再去瞪着守着,就有了难得的空暇。儿子也是中学时期最后一个暑假,没有了作业,也无须再去补课,正好休息,于是就开了空调,呆在家里不想出门。儿子无聊地看着电视,说要吃西瓜,一看家里没了,也就懒洋洋的下了楼去买。

  在暑气逼人的街头,我蓦然看到了一位老人,俨然母亲的样子,看似刚下车,手头提着两个西瓜,背上还背着一个的竹篓,沉甸甸的样子,那痀偻的身子就更低了些,左避右闪的神情,生生的是怕别人碰着了她的东西。

  更仔细地去瞧,那确是母亲,在人群里拥挤着走,每一步都很有些吃力。

  我就远远地大声唤她,闻到了我的声音,母亲急急地抬起了满是热汗的头来,四处寻找,看到我迎过去,就紧紧地望我,那份惊喜和激动,竟是说不出话来。

  走近了去,接过母亲带来的东西,老人家很是深深的嘘了口气,随我往家里走。

  一路上,母亲又是絮絮叨叨地说过不停:儿呀,这西瓜是自家地里种的,家肥,甜得很,带来你们尝尝。篓里还有鸡蛋,也是自家鸡生的,外面买都难得有,给你和孙子补补。还有那些梨那些桃,我在树上摘的时候就选过的,又在家里一个一个挑了一遍,都好着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ushi/31471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