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俞敏洪励志演讲:北大精神与企业家使命

演讲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俞敏洪励志演讲:北大精神与企业家使命

  尊敬的周校长、刘校长,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

  大家上午好!

  刚才黄怒波讲了十分钟,给我的压力很大。本来是每人分享二十五分钟左右,结果他讲了十分钟,我就不敢讲太长了。

  非常开心今天站在这里,来和大家分享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的喜悦。我觉得它的成立很有意义,首先讲讲它的缘起。北大校长有一个传统,在许志宏校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周校长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到过年的时候,校长会极其隆重地邀请一些北大出身的企业家到北大聚会,请这些企业家吃饭。企业家号称是全中国最忙的人,我常常发现很多企业家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当然他们的忙,通常也是在吃饭。和谁吃饭呢?我们通常不会知道。校长请吃饭,一般大家都会很努力挤出时间参加。今年吃饭,来的人比较的多,刚才上来的这些俱乐部发起理事,大部分都参加了今年的吃饭。怒波师兄刚好开了一个酒庄,他把还没有酿制成熟的红酒,拿过来让大家喝,结果一喝,大家就晕了。

  吃饭的时候校长就说,这么多企业家在一起,每年聚一次不太够,你们能不能有一个组织,让咱们北大的企业家不光能够相聚,而且能够发挥点儿作用。当时我估计周校长心中想的是让我们多捐点儿款,这个也是请我们吃饭的目的。当然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不少校友像黄怒波师兄都已经在捐款,但都是个人行为。北大精神中有一种自由精神,说的实在一点儿,是一种散漫精神。大家聚起来的时候,海阔天空地聊,但是最后凝成一个团队推动一件事情的不多,尤其企业家更是这样。所以大家觉得北大出身的企业家,如果想要做更多更好的事情,也许成立一个组织是不错的事情,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一批人就可能做到。北大的企业家不仅应该创造财富,更应该让财富变成思想。于是大家就说我们来做吧,这就是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的缘起。

  吃饭的时候是在二月份,到六月份就成立了,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这里面有很多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热情参与,像怒波、陶然、文权、杨岩,李莹等。中间怒波还抽空去登了趟珠穆朗玛峰,大家也各自干了很多事情,但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终于成立了。这个组织今天正式开始了,后面到底可以走多远,到底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我们还要拭目以待,还要我们付出努力。但是我始终相信,北大人一旦愿意为某件事情付出努力,总会有一个结果的。不管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总会有一个结果的。

  北大从来没教人如何做生意。我们从进北大开始,我是1980年进北大的,怒波比我早,还有很多的师弟、师妹们,都是1980年以后,甚至有的是在九十年代才进入北大的。北大到今天为止,除了光华管理学院,在教学生MBA的一些课程以外,坐在这里的理事,已经成为亿万富翁的这些人,好像没有一个人在本科上过一门如何做生意的课的。刚才怒波说,北大终于开始要教人怎么做生意了,但我觉得好像北大就不是一个教人做生意的地方。进入北大,感觉到的是一种气质,是一种精神。那种气质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一辈子。所以在北大,我们通常离现实很远。比如怒波师兄就是这样的,他在北大就写诗,一直写到今天,出了好几本诗集,读了以后,也挺有诗人的感觉的。当然我不知道他的诗集是自己出钱出版的,还是出版社帮他出版的(笑)。我也写诗,我在北大写过,当时海子也在北大写诗。海子写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家都能够背出来。我想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这些从北大出来做生意的人,原来都是离现实很远的人。因为写诗的人一般来说都是离现实远一点儿的人。写诗这件事,陶然、文权等人好像也都干过,李莹当时是北大艺术团的美女,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学过做生意。那北大为什么后来出了那么多的企业家,或者是周校长说的,我们北大的亿万富翁好像在全国的大学中间排名是在第一。北大人为什么能做生意?我的观点是超越生意才能做成生意。我认为任何人想要做大事,必须要超越于现实,再回到现实中。北大教会我们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超越于现实,又指导现实的精神。

  北大的学生问我,我怎么样可以创业成功?北大的校友基本上都是从零做起,黄怒波是,我是,李彦宏也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几乎都是从零开始的,很少有继承父业的。北大的学生,创业的也比较多,总会问我一个问题,怎样可以创业成功?我的回答通常是什么呢?我说你就在北大经常散散步,多加入一些和现实不相关的社团,再读一些和现实不相关的书,比如说多读《红楼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而不是去读《穷爸爸,富爸爸》,因为那些东西和北大的精神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东西。所以,我从来不鼓励学生去读和现实太相关的那些,什么《教你成功的72招》、《女人适应男人的42个妙诀》这样的东西,我从来不让学生读。我说北大人培养的是一种气质,有了这种气质以后,女生自然能找到男生,男生也很自然找到女生。所以,北大的这种精神气质,如果用一些我们所知道的熟知的话来讲,就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算北大校训但胜似北大校训。现在北大的校训说的比较现代,我估计是为了迎合现在社会的需求,比如说我们北大的光荣传统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我们北大的优良传统其实是我们写在墙上的校训,叫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坦率地说,我认为这十六个字加起来,都没有真正地反映出北大的精神气质。

  我们没法用一句话来表述北大的精神气质。说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说兼容并包、宽容博大,这些都是北大的精神气质的一部分。我在北大,算是一个成绩不太好的人,但是受北大学风影响,读了一些书。当时我在北大的时候,还见到了朱光潜先生,听过他一两次课,后来朱先生就坐在轮椅上了,刚好我们班轮流照顾朱光潜先生,每天推着他的轮椅在校园散步。季羡林先生的课,我也好像听过。尽管听的什么现在已经忘记了,但事后你会发现,你和大师的思想接近了一步。他们的思想,有的时候是读书读来的,如果你听过他们的课,又读了他们的书,就有了一种亲切感,更愿意把他们的书读下去。在这样的熏陶中,一种高尚和高贵的人格被培养出来了,这种人格,成了北大人做事情的一种坐标,使自己的生命不至于太偏离航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yanjiang/28880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