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议论文过洋节是否等于遗忘传统

议论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议论文过洋节是否等于遗忘传统

  一: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到了。漫步在繁华街道,耳边充溢着悠扬舒缓的《平安夜》《圣诞佳音》,眼里缭乱着五彩缤纷的圣诞树,还有喷涂在橱窗上的圣诞老人和圣诞祝福语……浓厚的节日氛围让我们仿佛跨越了万水千山,与地球另一端的人们普天同庆。

  与热闹的圣诞节相比,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显得冷清多了。花好月圆的中秋节,却只有华而不实的月饼大行其道;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竟被韩国抢先申遗;甚至连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多少也让人有些失望。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洋节到底该不该过?

  要过,但要过得理性,要注重挖掘体验西方节日的内在文化,而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享受上,要树立对待西方节日的正确观念。

  说到观念,不得不说的是,如今在中国盛行的西方节日,无疑都是浮躁的、喧嚣的。大多数人对西方节日的追捧,只是出于崇洋媚外的心理,完全忽略了西方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使西方节日更加经济化、浅层化。

  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表征,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跌宕起伏,沉淀下来的一种艺术,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支柱。每一个中国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如空气般弥漫在中华大地上,浸润着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为不同时代的人们镌刻特定的生命印记。如果说中国是一棵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树,那么一直支撑着它的便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不过,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受到洋节的挑战,除了人们的求异心理外,自身也有一定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节日遭受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吸引力。传统节日是从古流传至今的,难免受到封建文化的影响,表达方式上也过于单调,不如西方节日丰富。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在不违背传统节日初衷的前提下创新表达形式,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更加适应现代文明,让现代人更好地接受、传承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另外,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还是因为民族自豪感不够强。在这方面,国家应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波普尔说:“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被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莫在洋节的狂欢中迷失了自己。

  点评:文章开篇即描写中国人过洋节的盛况和中国传统节日备受冷落的场景,两相对照,引入思考。接着剖析我们在过洋节时的喧嚣浮躁、崇洋媚外的心理,并指出是商家的推波助澜使洋节经济化、浅层化。然后,作者肯定了传统节日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要让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要增强国力,这样才能让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文章观点明确,客观理性,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

  二:

  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一个个洋节来势凶猛,大有反超中国传统节日、喧宾夺主之势,无怪乎有人要惊呼“抵制外来文化侵略”,无怪乎有学校要封校禁止过洋节。

  然而,洋节真的能冲击我们的传统节日吗?这么想未免太缺乏文化自信了。承载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千百年来,何曾间断?

  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观念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消费行为上面。其实,各种各样的洋节在中国的火爆,正是得益于很多商家把洋节包装得无比热闹,助推了洋节在中国的流行。中国年轻人过的圣诞节,是舶来品,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只有热销的平安果;没有安详和宁静,只有喧闹和沸腾,又何谈文化冲击?

  过洋节并不一定代表着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这只是说明了年轻人对新事物的一种好奇。就像你觉得苹果好吃,但有一天你发现橘子更好吃,但你并不一定会因为橘子好吃而不爱吃苹果。

  黄佳明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中说:“圣诞节的温馨、愚人节的娱乐、情人节的浪漫、万圣节的疯狂,都因给不重视传统文化而变得平淡的年轻人的生活,增添轻松愉快的时刻而备受青睐。”也正是如此,年轻人过洋节的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文化信仰,而是因为轻松愉快。这些洋节在西方和在中国显然有着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本质。年轻人过洋节,不过是拥有了一个可以用来狂欢的日子,甚至不过是“逗乐”而已。

  所以,年轻人热热闹闹地过几个洋节,算不上“节日殖民主义入侵”,也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传统节日受到了冲击。如果说中国的传统节日被人们淡忘了的话,那每年春节前夕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春运”了。之所以传统节日并没有受到那么多的关注,首先是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团圆,要求自家亲人欢聚一堂,而离其他朋友较远,这也就不利于制造这么火热的气氛。如果担心传统节日受冲击,那不妨改进传统节日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让传统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最后,我想再说明一下,洋节热是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中国的节日实际上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播到了其他的国家,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当传统节日遭遇洋节,我想没必要“一山不容二虎”,没必要一定要让东风压倒西风,也没必要“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信、大大方方、快快乐乐地过个洋节。

  点评:文贵从容。作者以文化包容的心态,乐观面对洋节的盛行。文章开篇即点明洋节是舶来品,消费影响多于文化影响,并用一个幽默的吃苹果和橘子的比喻说理,以小见大,举重若轻。接着作者指出洋节的热闹也无非是“逗乐”,不必大惊小怪,诚惶诚恐。文末,作者指出,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要不断改进、创新,以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让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走向世界。全文层层深入,思路开阔,有较强的思辨性。

【议论文过洋节是否等于遗忘传统】相关文章:

1.遗忘-初中议论文

2.遗忘的议论文

3.遗忘就是幸福的议论文

4.学会遗忘900字议论文

5.被遗忘的青春议论文

6.遗忘的童话议论文

7.议论文:兼传统,容现代

8.传统节春节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yilunwen/38640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