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精选10个哲理小故事

哲理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谁说了算

  记得1990年访问日本时,曾请教一位世居京都的友人:“标准的日本语的发音以哪里为准?”他说当然是关东。我又问:“如果关东人发音也有不同怎么办?”他稍想了一下说:“很简单,以NHK(日本广播电台)的播音为准。”当时就联想到,我们国家的普通话以谁为准呢? 当然应该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播音为准。正因为如此,连最权威的专家也得重视媒体的影响。据说,以往语言学家吕叔湘对《人民日报》特别关注,一度每个月给编辑部写一封信,指出存在哪些不妥之处,需要如何改进。编辑部也非常重视他的意见,因此报纸的语言质量一直保持上乘。显然在吕叔湘的心目中,《人民日报》代表着国家书面评议的标准。但近年来,没有听说有第二位吕叔湘,而媒体的发音和用词却越来越随意了。 例如有人指出,央视有些主持人的普通话带有明显的东北口音。我自己不能说标准的普通话,所以缺乏判断能力,但也感到他们有的读音不像普通话。如果的确如此,社会上流行的普通话会不会“东北化”呢?外国人如果要学普通话,除了他们的教师以外,用什么作标准呢?谁说了算?

2、荒地鲜花

  南山脚下有一座寺庙,庙的周围除了杂草丛生的荒地外,什么也没有。因为寺庙环境的荒凉,香火也日渐减少,就连寺庙里的和尚也有一些转到别的寺庙去了。 后来,寺庙里来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出家人。有一天,他偶然间听到寺庙住持的叹息,为本寺的“凄清”,为本寺周围的“荒地”。从那以后,那和尚在诵读经书之余,便摸着锄头在周围的荒地上拓荒,一锄一锄地翻地,然后,一粒一粒地播下花种,日复一日。 在别人的嘲笑中,他播下的种子发了芽,长了茎,绿了叶。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当寺庙的和尚出来做功课时,全都惊呆了。周围的荒地上都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那些花在春日的阳光和柔风下,绽放出千万种风情。因为那片鲜花,寺庙的香火空前昌盛起来。 那双目失明的和尚却很平静,因为他早就知道,无论鲜花怎样美丽,他都无法看到。他这样做,只不过是告诉世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荒地的,除非他的心灵已杂草丛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zheligushi/1728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