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半路出家的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公元前远世纪,在古印度的北部列国中,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做“迦毗罗卫”,位于今天尼泊尔王国南部,国王的名字叫“首图驮那”(意译为“净饭”),王妃的名字叫“摩耶”。

  迦毗罗卫国与相邻的天臂国交界之处有一座林园,叫做“蓝毗尼”,是摩耶夫人的父亲———天臂国善觉王为他的夫人蓝毗尼建造的。公元前缘远缘年的一天,首图驮那国王与摩耶夫人惟一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在蓝毗尼园呱呱坠地了。

  这位降生在蓝毗尼园里面的迦毗罗卫国太子,就是佛教创始人。由于悉达多·乔答摩是释迦族人,所以在他“悟道成佛”以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据说,摩耶夫人源缘岁才怀孕,生下悉达多太子后仅仅苑天就去世了。悉达多太子是由姨母波阇波提抚养大的。波阇波提是摩耶夫人的妹妹,首图驮那国王的第二夫人,她既是悉达多太子的姨母,也是他的庶母。

  作为一个太子,悉达多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是相当优裕的。首图驮那国王希望悉达多太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王位继承人,因此,悉达多太子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正规教育,还学会了骑马和射箭。波阇波提夫人也十分关心和钟爱姐姐留下的惟一的儿子。但是,性格内向的悉达多太子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愿望成长———他是一个非常善于思索的人,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使他困惑,不合理的种姓制度使他不满,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使他苦恼。悉达多太子终日忧愁烦闷,渐渐萌发了出家修行以寻求解脱的念头。

  古印度的列国时代,由于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潮,对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等问题,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归结起来,在当时的思想领域里,主要有两个潮流:一个是代表大奴隶主阶级正统思想的“婆罗门教”;另一个是非“婆罗门教”的各个教派,统称为“沙门系统”。“婆罗门教”与“沙门系统”的斗争焦点,表现在对于种姓制度的不同认识和态度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zheligushi/7114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