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素材运用技法(3)

中考作文指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李清照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后称“易安体”。李清照词中“愁”的渲染、“红”字的巧用、“瘦”字的美学意蕴、迭字的探胜等写作风格,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

  【人物素材2】蔺相如

  1、身份低微——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2、勇于为国家承担责任——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3、善于观察情势、分析情况的才能——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4、智和勇——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5、临危不惧的“勇”——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廷斥之。

  6、其“能言善辩”的外交家的形象与“知死必勇”的策士风度——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不计个人私仇而以国家利益为先的优秀品质——“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提示】许多语文课本中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也可以成为我们作文写作的素材,根据写作的主题,我们有目的加以选择,就可以巧妙成为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作文写作的元素。

  技法五:思想素材

  人的健康离不开思想的健康,人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成长,从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获取富足的思想精华,因为前人的思想会给我们启迪和教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课文中获取不同的思想营养。当我们不得志之时,我们不妨看看古人:司马迁从文王、仲尼、左丘明、孙子、吕不为、韩非子等人身上,获得了重新生活的勇气;战国时的李斯从厕所与仓库中老鼠的不同际遇中悟到了人生应该发愤图强,终成大器;史铁生在地坛里悟出了生命的价值不是自我抛弃,而是要从逆境中崛起。我们从语文课文中也可以悟出许多思想素材,从而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1、《报任安书》的思想素材

  (1)大丈夫志当存高远,面对命运的折磨,当忍辱负重,执着前行;

  (2)面对挫折,勇敢面对,不要放大痛苦,活着理当追求人生的价值;

  (3)逆境出人才,自古雄才多磨难,历史的先贤给我做出了榜样;

  (4)官场失意的司马迁却为后人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史记》,可见,人生道路上,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开启了另一扇通往光明的窗,所以,不要为已倒的奶瓶哭泣,抬起头来,去寻找新的更可口的食源;

  (5)人生不仅要‘立功’,还要‘立德’、‘立言’”,为后世留下精神财富;

  (6)面对人生的转折点,要抓住机会,要化不利为有利,要学会选择;

  2、《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的思想素材

  (1)因为他的存在,因为他的杂交水稻,让人类远离饥饿的阴影;

  (2)实践是袁隆平发现真理的途径,行动是实现一切梦想的最好手段;

  (3)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打破常识,勇于创新是其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4)面对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局面,袁隆平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5)充满希望、引领绿色革命是袁隆平始终坚持奋斗的助推器,是其一生奋斗的动力源泉;

  (6)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提示】思想素材的获取,难度较大,需要我们对于所学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根据课文内容,从其内在的思想层面加以感悟,在深入感受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然后以此作为写作素材,巧妙运用到作文行文中。

  (二)

  【摘要】针对高三考生拥有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却不会使用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高考作文素材运用的五种技法:直接引用、同质叠加、异质对比、提取化用。并通过具体技法使用过程的展示,让学生掌握不同的作文素材运用技法,然后运用这些技法使用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技法一: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就是对文章中的语言素材进行直接引用,在写作中可以成为论证的材料,也可以成为立论的观点。这种方法最容易使用,使用时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积累要准确,因为是直接引用,所以要保证材料与课文中一致。

  【例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直接引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适用话题】生命的意义、磨难与成功、逆境出人才、修炼、艰难人生与奋斗不息等等。

  【运用技巧】1、用作理论论据,在实例论证的基础上总结,引出自己的分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文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今我们的时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了,孟子所说的重重磨折,我们正在亲领身受。我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们,要明白我们的责任,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 ——朱光潜《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运用说明】直接引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名句作为全文总结,然后由古及今,联系今天的时代和我们个人实际,强调我们也要经历这样的磨难,朝前迈进。论据使用准确而贴切,极具说服力。  2.引出文章观点,直接用原文哲理丰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文2】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

  我以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规”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坚毅。

  我之所以崇拜孔子、孟子,就是因为他们敢于接受生命的挑战,通过经历各种磨难,成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之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拒绝了生命的空白,让生命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儒家世界的精神天空! ——高考优秀作文《拒绝空白》

  【运用说明】在具体论证的基础上,用名句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鲜明,令文章倍增底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zhongkaozuowenzhidao/25383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