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故乡的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故乡的中秋节作文(通用6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乡的中秋节作文(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乡的中秋节作文1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又到了。一大清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了许多菜和月饼,然后,我们就回老家了。

  一路上,我问妈妈:“妈妈,什么是中秋节?”妈妈说:“就是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过节的意思。”我点点头,可是心里却不太了解。到了老家,爷爷奶奶见了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过了一会儿,我们一家人忙着做饭。爷爷奶奶负责炒菜,我和爸爸妈妈负责做藕饼。我的“工作”就是把藕认真地洗一遍,再抹点盐——妈妈说抹些盐在藕上,切成的藕片才不会断。之后,我又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学包了几个藕饼。妈妈把包好的藕饼放到油锅里去煎,一阵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放在嘴里,啊!真香呀!晚上,月亮悄悄地升了起来,今夜的月亮显得格外圆,格外亮。我们一家人便开始忙着拜月神了,在外面放上一张小桌子,摆上苹果、月饼、柿子……再摆好香炉,点燃一炷香。

  开始放烟火了,一簇簇烟火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旋转的花儿……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非常好看!此时的月亮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空中,照亮了整个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大地全裹在了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一家人开心极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家。一路上,凉风阵阵,感觉有点冷,我似乎尝到了秋风的滋味。我终于明白了:中秋节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永不分离……

  故乡的中秋节作文2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盼望着过节,故乡最受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和中秋节了。在这两个节日里,孩子们总是最开心的,大人忙忙碌碌地准备各种东西,而小孩只负责玩,好不开心。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在故乡过中秋了,故乡的中秋在我的印象中总是最美好的。虽然现在市场上月饼多种多样,玲琅满目,但是我还是觉得妈妈做的月饼才是最香最甜的,那是故乡的味道啊!

  故乡的中秋节作文3

  时间过得真快,今年的中秋节又到了,我的生日和中秋节相接近,中秋节在我心里更深刻,随着岁月的脚步,中秋节在我生命的记忆中,一次次地増加。

  早在《周礼》一书,就有“中秋”的记载,对着一轮又圆又亮的皓月,人们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到了唐代,“中秋节”形成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盛行于宋朝,与元旦、清明齐名。为我国重要的节日。“中秋节”有许多民间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

  在我人生的路程中,走过太多的“中秋节”贫穷饥饿年月的中秋节,故乡沂蒙山区的中秋节、城市的中秋节,今天空前盛世的“中秋节”中秋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留下时代的烙印。

  留在我生命记忆最深的中秋节,是在故乡沂蒙山区,文化革命中度过的一个中秋节,那年月,乡亲们特别穷,地瓜干和着野菜还吃不到头,可每到中秋节,月亮还是又圆又亮的挂在深奥的夜空中!小山村,参差不齐的草屋沐浴柔柔的月光里,乡亲们虽然衣衫褴褛,脸色黑瘦,还是欣喜仰望天上的明月。记不清谁家蒸什么月饼,我家吃的什么,也记不得了,可只有那在野外度过中秋节的夜晚,确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我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都会想起那年难忘的“中秋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地里庄稼赶趟似的成熟了,乡亲们无论怎样饥饿,秋天里,可以用豆子煮菜,花生做汤,煮地瓜、高粱煎饼。都可以吃上几天饱饭,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秋天。

  记得那年的中秋节,月亮特别的亮,原野、绿树、朦胧的山峰、禾场里推满庄稼的秸秆,都披上月光的纱衣。沂蒙山区的孩子,每到八月十五都向村外、田野跑去,像在追赶月亮脚步,享受庄稼的恩赐,我那时十二岁,我们几个不相上下的孩子,不约而同地的`向村外的地里跑去,原野茫茫的,秋天的风凉爽地吹起我们的衣角,吹着我们的头发,吹着我们奔跑的脚步,笑声与欢快随着秋风飘荡。

  那是一片地瓜的田地(红薯),地瓜地大,只收了一半,土块湿润润的,紧挨着地瓜地的是豆子、花生地,我们在地里扒了个坑,用土块高高的垒砌,用豆子、高粱的秸秆将土块烧红,这时,我们将豆子、花生,地瓜倒在坑里,再用烧红的土块、湿土埋上,我们在地里蹦啊、跑啊,拍着手唱!过一会,我们扒开,地瓜,花生、豆子都熟了,和着烧的柴灰一起吃,香香的、甜甜的,吃着,睡在地里,望着天上的皓月,在月光下,脸像唱戏的包黑,满身的泥土,向远望去,远处的村庄、无际的原野、山峰,都在欣然地围绕着我们,豆子、地瓜、花生的香甜,和着泥土的清新,沁入心田,弥漫着原野。

  多少年过去了,我生活在喧嚣、繁华,人们拥挤的城市,林立的高楼、如水的车流,奔波寻找自己的人生,曾风雨兼程、曾无奈的仰望异乡的圆月!曾星级宾馆朋友的聚宴,曾去北京开会,文章获奖,散文的高峰论坛,文友相聚,相互对社会人生的探讨,可每次圆月相聚的宴席,面对朋友,亲情,静静尊重与倾听,保存一份矜持。只有故乡我花季的岁月,那年的中秋节,在野外和伙伴们,吃着烧红土块闷熟的地瓜、花生、豆子,野味的香甜,睡在土地上,望着明月、夜空,繁星,伴着无际的原野,原生态的歌唱,释放童雅梦幻与情怀,是我漫漫人生中最美好的中秋节,伴随着我追求的脚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zhongqiujie/37240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