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3)

重阳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4

  一、【工作准备】

  (一)说教材

  本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大树和小草》,是小学生刚接触《科学》的前端部分。《大树和小草》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学校里的植物,而且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特征有了一部分了解,但还是不透彻。学习本节内容,可使学生对观察、分类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梳理,为学生学习以后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书中伴有许多图片,简洁易懂的文字,这些内容是学生建立对静态的多种事物进行分类观察的意识以及逐步形成分类的习惯并具有分类的能力。

  本节课是以观察、比较为主,适合学生初步进入科学课堂、初步认识自然的一般步骤。通过学生观察、对比、分类实验,逐步建立木质茎与草质茎、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概念以及较浅特征区别。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多在8到10岁,刚进入三年级,对事物的认识还是很懵懂,意识还没定型,思维很活跃,思考不是很全面,但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易被新事物吸引,老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习得更多知识、能力等。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狗尾草、早熟禾、香樟树的形态、特征,并学会形态的分类;

  2、比较狗尾草与早熟禾以及狗尾草与香樟树见形态、特征分类进行比较,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不同植物的标本,加深对植物的理解;

  2、对早熟禾、狗尾草、香樟树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分类的乐趣与巧妙,感知大自然的奇妙与博大精深,使学生逐渐养成关注身边的事物的习惯;

  2、建立对事物进行简单分类的简便性与必要性。

二、【教学方法】

  演示法:教师将植物实体(狗尾草,早熟禾,香樟树枝)带入课堂,能让学生快熟的进入课堂,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

  观察法:通过对植物的直接观察,使学生可以有“想象回忆”转变到可见的有据可循的学习方式上来,便于学生更快更好的说出他们的特征及区别;

  谈论法: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们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使学生们的思想只局限于自己,有意识的培养他们交流意见得出理性结论的习惯。

三、【说学法】

  演示法:学生对直观事物比较敏感,对它们充满好奇,然后让自己感兴趣,有意识的驱使自己去学习;

  观察法: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静态与颜色美丽的事物很新鲜,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加以有教师从旁指导,更加喜欢学习。

  讨论法:每个人看同一个问题的思维不是完全相同,因此,听听别人的意见或结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拓。

四、【教学的具体步骤】

  1、引入新课

  以不同植物的图片引入(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演示及互动

  拿出狗尾草,让同学们猜出植物名称。(意图: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

  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狗尾草,然后让他们将他们看到的狗尾草画下来。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上画。然后和大家一起看看他画的对不对,问同学们有没有和他不同的部位等等。

  然后指出狗尾草的茎、叶、果部分,让同学们猜,如果没猜对的给同学们讲各个部分名称。同时写在黑板上。

  然后拿出早熟禾,然同学们对照狗尾草,将它的各部分找出来。让同学们比较狗尾草和早熟禾各部分的形态特征(颜色、长短、软硬等),抽学生说出来,老师把他们所讲的写在黑板上,问同学们的意见是否都是一样的并予以评价。

  让学生思考两种植物的异同,并在让同学在黑板上写下来。在学生意见不一致时让他们表达出来,并予以评价、总结。(意图:锻炼学生绘画、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探究

  拿出香樟树枝,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将它与狗尾草比较并让他们写出两植物的异同,并写在卡片上。

  问学生是按什么进行比较分类的,然后说说他们的比较项以及比较结果并予以评价。然后问学生有没有和前者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就让他们表达出来。

  然后根据他们比较的结果等等,给学生说出木质茎与草质茎、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概念。

  然后将本节课内容复习总结一下。

  布置作业:回家列出周围的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

五、【板书设计】

  狗尾草与早熟禾的形态特征比较

  狗尾草早熟禾

  茎

  叶

  果

  狗尾草与早熟禾的形态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木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草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木本植物:像樟树茎一样的植物叫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像狗尾草一样的植物叫草本植物。

说课稿 篇5

  一、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

  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确立重点为: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用典的贴切自然

  确定难点为: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一) 教学过程

  引入 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

  疏通文义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写景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

  咏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2、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抒怀

  作者苏轼 1、“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归纳总结 教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由学生来回答,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两个要点,并板书

  背诵全词 自由背后,再个人有感情的诵背

  布置作业 将本词与其他“赤壁诗”作比较

  (二)教法和学法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所以在教法和学法上主要运用比较法,辅之以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

  1.在分析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

  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

  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本词情感的复杂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zhongyangjie/42259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