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2016中国古桥现状调查报告(3)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全国,像黄洲桥这类古桥还有很多,不少面临被拆毁的命运。

  对古桥造成的建设性破坏,来自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以及各地开展的旧城改造和经济开发区建设。

  “许多地方对新农村、新城市建设的‘新’字产生偏见,将‘老’的都变成新的,古桥在新农村、新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中被大批拆除。现在提‘美丽乡村建设’,对消除这种偏见有好处。”茅玉麟说。

  此外,随着道路变迁、河流改道,一些古桥失去原有的交通功能,或自然废弃或被拆除。一些古桥随着道路拓宽和航道改造,失去实用价值后被当作地基、铺路,乃至被一些地方的古桥买卖公司收购。一些位于交通道路上的古桥,由于交通工具的变化,使古桥难以承受汽车沉重的压力和震荡,破损严重,甚至成为危桥。

  中国古桥快速地消亡。一同消失的不仅有古桥本身,还有它的营造技艺;被割裂的不仅有历史文化,还有它与当地民众的情感纽带。

  “护住传统文化的根基”

  ——对文化遗产的敬重,让他们舍弃身家千方百计保住古桥,政府、民间齐上阵,让古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江西德安县博阳河上的樟榆桥,是一座长46米的四墩五孔石拱桥,自清朝乾隆年间石门村人何步蟾投资兴建以来,一直由当地村民维护修缮,方便着往来行人,同时守护着一份历史。从2015年8月开始,这座德安现存最早的古桥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像樟榆桥一样,全国已有一大批古桥的保护工作,从民间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国家授予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专门保护和分级管理。

  从1961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州桥、安平桥、卢沟桥、泸定桥、永通桥成为“国宝”开始,到2013年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包括14座近现代桥梁在内的94座桥梁入列。同时,一大批古桥成为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在湖南桃江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湖南省启动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交通遗产抢救性修复。经湖南交通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协调,桃江县政府拨出专款,于2010年修缮了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年)的湖南现存最早石梁桥——桃江牛剑桥,恢复了“楚南第一蛮桥”的历史原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1161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