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2016中国古桥现状调查报告(5)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古桥保护刻不容缓”

  ——保护“历史活化石”,让古桥成为从此岸抵达彼岸的“人间彩虹”

  “我们完成的‘中国古桥研究’课题,对目前古桥保护和破坏情况总的评估是:古桥消亡速度非常快,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茅玉麟说,尽管近年来政府和民间的古桥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保护措施不断升级,但古桥保护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相关专家指出,古桥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家底不清。全国范围内缺乏系统的古桥普查。

  ——保护乏力。文物部门没有挂牌的古桥尤其如此,文物部门只管文保单位古桥,其它与古桥相关的交通、城建、水利、农业、规划等部门,并没有明确保护古桥的具体责任;一些被纳入地方文物保护范围的古桥,在与当地经济建设发生冲突时,文物部门的保护有时往往成为“橡皮图章”和“一纸空文”。

  ——投入不足。绝大部分未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处于交通部门不管、文物部门不管、民间无力管的尴尬境地,呈现出加速破败的趋势。

  “古桥是人类文明千百年来积淀的‘活化石’,是中华乡土文化印象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小桥流水人家’,有桥就有乡,有桥就有家。‘像保护祖坟一样’保护古老桥梁,不能够再耽误。”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编志办主任蒋响元说。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留住古桥的生命?留住“人间彩虹”的美丽?

  业内专家指出,保护古桥必须从源头做起,理顺体制,创新保护方法:

  ——古桥普查,摸清家底。我国古桥分布广泛,数量和种类多,应进行古桥普查,全面评估,建立古桥档案。

  ——建章立规,科学保护。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受《文物保护法》保护,大量没有列入文保单位的古桥,在管理主体、管理方法、管理责任、管理经费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法规条文,应制订和颁布“古桥保护和利用条例”,科学系统保护古桥。

  ——部门协调、统筹规划。加强文物、城建、交通等部门之间合作。农业、水利、城建等部门在规划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对古桥的保护。

  ——开辟渠道,增加投入。增加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数量和资金投入。同时,鼓励民间资金和国内外慈善资金投入古桥保护。

  ——重视环境,开发旅游。将古桥作为旅游资源,在开发古桥旅游事业中保护古桥。同时,重视古桥周围环境保护,保护与古桥组合的优美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

  针对古桥的“保护性破坏”,专家指出,可考虑制订“古桥保护修缮规范”。古桥修缮不应采用“拆除重建、异地重建”等简单处置方式,应优先按照“修复如旧”的原则进行古桥维修加固。

  “从保护文物的角度来说,古桥不仅不能拆除,而且不宜搬迁,因为古桥与当地文化联在一起,搬迁它处,桥还是原来的桥,但文物价值已经不完整了。”88岁的古桥研究专家孔庆普说。

  在茅玉麟、罗关洲等人看来,将中国古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推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因此,应考虑将中国古桥整体申报世界遗产,比如将河北安济桥、广西永济桥、北京卢沟桥等古桥纳入,进行捆绑式申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1161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