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社会公德实习调查报告(3)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对公共资源和公共财物毫不珍惜,缺乏应有的公德素养

  有些大学生对学校的公共设施毫不爱惜,不屑一顾、任其破坏。例如,在课桌上乱涂乱刻;门窗玻璃和桌椅经常被损坏;宿舍、厕所、食堂的长流水不断;图书馆或自修室占座现象严重;食堂的饭菜浪费惊人,简直令人瞠目!这与我国当前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取向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于“你认为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现象在多少人身上存在”,有44.62%的大学生选择了“大多数人都存在”,而且近半数(46.15%)的同学认为决定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我们可以看出净化社会环境,改良民心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公德行为现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公德行为失范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社会的、时代的,还有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的影响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是在社会公德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等都会造成公德行为的行为不利或不行为。再加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容易造成大家比较自我的个性,常常是“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1、社会不良风气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法律配套相对滞后,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的形势下以超常速度发展起来的,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道德滑坡的速度。市场经济条件下,重经济、讲效益的观念至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这也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得大学生放弃了高雅文明的生活追求,价值取向朝世俗化、功利化方向发展,人文精神失落,公德意识淡化。这也是在调查问卷中“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现象56.78%大多数人都存在”的一大重要原因。

  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以及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方式下,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的倾向。有些人思想意识混乱,淡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混淆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甚至见利忘义,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有的人抛弃了原来遵守的规范,放弃了高尚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世俗化、功利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大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对政治问题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轻信、不盲从,自我评价也更趋向于客观。如我们问卷中关于“面对一些学生用书用电过度浪费以及浪费粮食等问题的看法”有高达43.26%的同学选择了人为对方钱多,那是他的自由。这一现象主要受当今经济因素的影响。

  3、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对人的思想直接起影响的作用的主要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包括思想与文化两个方面,主要指社会的理想、信念、道德、纪律、人们相互的关系,以及社会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活动的境况。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融合在人们周围的各种教育因素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面貌和价值取向,影响大学

  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社会文化环境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条件,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我们国家,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种文化环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工作不协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对于我们桂林市对大学生是否关注每年的世界环保日,其大多说人都是偶尔了解,这也说明了当前的关于环境问题的文化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3821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