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提高我国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主要对策

  1.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新体系

  21世纪初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应以实现竞技体育回归大教育环境的“院校化”为目标[5],构建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所谓“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社会力量,进一步拓宽运动员接受不同层级文化教育的渠道,同时形成运动员文化育的良性运行机制[6](见图2) 。

  2.改革业余训练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

  以各地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为契机,借助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东风,主动地把运动员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交给教育部门,体育局则集中精力抓好业余运动训练和竞赛。改革与完善以运动技术学院为主的优秀运动员成人教育体系,改革体育系统自办的教育体系,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在中专层次,应改变过去单纯搞体育教育的办学模式,根据社会需求,按两条主线来开展文化教育:一是高中教育,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完成中等教育之后或升学,或就业,各得其所,实现合理分流。在运动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层次,也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主动进行开门办学的改革。要利用社会和其他高校的教育资源,大力改革和拓展专业设置,跳出计划经济时期仅办体育专业的思维定势,把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教育拉进来,开设非体育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以满足广大运动员而向未来择业的文化学习需要,使其在退役时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在办学模式上要发挥固有训练基地的优势,退出与各体育院校进行的“雷同”竞争,要主动地为各类高校成人教育进基地办学和为广大运动员就近上学创造条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

  3.加大普通高等院校直接参与力度

  随着办学实力的增强,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提高,以及为在国内、外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987年非体育高校开始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并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首先,招收退役运动员,解决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的出路问题。近年来又逐步扩大到招收现役优秀运动员,有的院校结合本校体育特色,将某一单项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集体招收入学。非体育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直接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极大地扩展了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空间,由于其是按本校体育特色和需要招生,因此只有部分运动项目的部分优秀运动员有此就学机会。其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虽然尚未象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一样培养出一流运动员,但应该看到其规模庞大,竞赛制度日益完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1997年起,清华大学创办高水平跳水队,虽目前运行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这种探索令人耳目一新。普通院校积极参与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的发展体育院校分为体育总局直属院校和省市地方体院两类,是具有数十年办学历史、学风优良、设施完善、师资雄厚的正规高校。积极参与竞技体育及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实行教学、科研和训练三结合是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将所在省市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全部纳入体育学院教育序列,构建从义务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职教、成教到普教,上下衔接、左右贯通、严谨规范的教育平台,积极推进优秀运动员学生化的改革进程,为转变现有训练体制进行积极地探索。

  4.探索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规律,深化教学改革

  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只有按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特殊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重新制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标准,建立与运动训练竞赛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模式,如:长学制、学分制、中一科结业积累制、保留学籍集中学习制等。要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坚持素质教育,构建符合运动员实际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实行“送教上门”,有条件的优秀运动队应增设专职文化课教师的指标,常年随队上课,保证运训练之余坚持经常性文化教学[7]。在条件成熟时,可把训练基地建在各体育院校或普通高校,为实现竞技体育教育体制的战略转移创造条件,最终实现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协调、集约化发展。同时,将多媒体教室建设及其教材的选用和制作作为切入点,借助远程教育终端,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运动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阅读、讨论和自主点播学习。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优势,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实现教育资源最优配置,运动员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保证学习的连续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切实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  四、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脱离了教育大环境,是在不完善的教育环境下对优秀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着不完善的教育。其结果造成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不高,社会适应能力差。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应从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新体系,改革业余训练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加大普通高等院校直接参与力度,探索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几个方面解决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切实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同时受我国特有的竞技体育体制影响,需要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努力。加强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现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保证运动员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降低发展竞技体育的社会成本,从而保证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416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