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农村教学点调查报告2016(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当前农村教学点境遇堪忧

  当前,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象尤为普遍。我国中西部农村教学点部分学科严重短缺,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课程难以开齐。课题组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田野调查也发现,很多农村教学点体育课是“随处放羊”,音乐课是“唱歌走样”,美术课是“欣赏欣赏”,几乎没有专业教学规划和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很难养成。

  农村教学点师资问题也比较突出。农村教学点师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工作量大及培训机会少等方面。就教师数量而言,根据2001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农村小学按照23:1的生师比标准配置教职工,但这并不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相对而言,班师比是一个更有效度的指标。根据课题组对中西部60余个县(区)的调查,农村教学点平均每班有1.3名教师,有44.4%的教学点班师比为1:1,而非教学点平均每班有2.3名教师。农村教学点教师普遍是多科教学和全科教学,师资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教育质量。

  就师资结构来说,农村教学点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来看,农村教学点代课教师的比例远高于非教学点。课题组做的2014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数据发现,农村教学点公办教师比例为75.4%,代课教师比例为23.0%。在其他公办学校,公办教师比例为88.3%,代课教师比例为7.7%,特岗(支教)教师比例为2.0%,而教学点没有特岗教师。由于农村教学点教师数量偏少,且通常是超过50岁或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大多数教师要包班上课,甚至出现一师一校的现象,他们从早忙到晚,有些农村教学点教师还要负责寄宿学生的食宿问题,甚至代理学生家长等,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让他们身心疲惫。还有,由于这些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大都处于被中心学校“遗忘”的角落,很少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其教学技能水平多年停滞不前。

  而农村教学点留守儿童的德行、安全、学习和健康问题也很突出。课题组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教学点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超过70%,有些农村教学点已经接近100%。这些留守儿童大都以隔代监护为主,其监护人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功课辅导上出现困难,上学迟到现象普遍,学习成绩大都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其家庭德育环节断裂,隔代监护的老人“重养不重教”的监管方式,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德行失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603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