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农村教学点调查报告2016(3)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当前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复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师资问题突出以及留守儿童的德行、学业、安全和心理健康等问题,从2013年到现在3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开展的“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深入调查了湖北省咸宁市、襄阳市、孝感市、仙桃市、监利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的现状,先后建立了湖北省咸安区、崇阳县、来凤县、恩施市等县(市)10余个实验区,主要通过建立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来保证“开齐课、开好课”,通过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来提升农村教学点师资水平,通过“家校通”“亲子桥”来加强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面临不少问题:

  (一)农村信息化教学投入问题

  根据课题组在湖北省咸安区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验区的经验,建设一个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其基础设施投入需要20万元左右,全国目前有近7万个农村教学点,基础设施总投入需要140亿元。此外,平时的设备维修和网络费用需要花费2万余元,这对于学生少、经费不足的教学点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钱。

  由于农村教学点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其信息素养显然难以适应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的需要——尽管在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教学中他们仅仅负责辅助教学,但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是必须的。因此,农村教学点教师以及中心学校主讲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可见,要保证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正常运转,其信息化投入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相当棘手的难题。

  就中西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而言,尽管有不少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网,但还是有不少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和学生难以购置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先进的移动设备,让贫困的农村教师和教学点学生同城镇学校教师和学生一样便利地使用先进的移动设备进行教学,同样需要不少的信息化投入。

  所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农村教学点复兴,首要的问题是能否有足够的经费来保证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运转以及农村教学点教师和学生正常教学。

  (二)农村教学点信息化教学问题

  首先,主讲教师难以有效地兼顾中心学校和下辖两到三个农村教学点教学的问题。由于主讲教师本身就是中心学校的教师,教学的主讲课堂也在中心学校,下辖农村教学点都是辅助课堂,这样会导致主讲教师不自觉地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中心学校学生身上,农村教学点学生可能会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还有,由于农村教学点学生和主讲教师接触少,回答问题不积极,也会直接影响中心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农村教学点学生难以保持高度注意力的问题。由于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一般下辖二到三个农村教学点,主讲教师在中心学校授课,农村教学点学生主要进行视频学习。由于农村教学点学生年龄小,精力容易分散,且不在中心学校主课堂听讲,思想上更容易开小差。况且,由于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持续增加,各种诱惑越来越多,对事情的专注程度越来越低,深入思考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在持续减少,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增强。

  (三)农村教学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足或信息滥用问题

  课题组发现,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些农村教学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不少农村教学点学生因为家庭贫穷,居住环境闭塞,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智能手机、iPad等先进的移动设备,也没有任何条件去接触移动互联网等,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严重不足,难以利用家校通、智能手机等先进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和交流;另一方面,部分农村教学点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去购买移动手机等先进移动设备,加上外出打工的父母管教少,部分农村教学点学生接触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多,网络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显现出来:过度迷恋网络游戏、沉迷于网络聊天和视频对话、浏览色情网站……由于信息技术滥用和泛滥导致部分农村教学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603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