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保险扶贫工作简报【精选】(3)

工作简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构建了“保险先行、贷款跟进”的政府、保险、银行“风险共担”的机制,打通了金融扶贫服务链,解决了金融支持“血脉不通”的问题。金融进农村的关键,是要破解农村信贷风险高、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不足而导致的“血脉不通”难题。在阜平,中国人民保险与当地政府、银行等合作,一方面,通过农业保险参保农户保单质押、“政银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内生风险防范与补偿功能,降低金融部门扶贫信贷风险,构建“保险先行、贷款跟进”的政、保、银三方合作模式,共同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户和企业发放贷款。另一方面,发挥保险保障、保险资金以及农村扶贫数据集合等支农优势,创新开展“政融保”支农融资项目,以保险资金直接支持农户发展规模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2016年,阜平县累计获得金融保险扶贫贷款7.78亿元,较2014年增长31倍。

三、扩大了惠农扶贫政策的惠及面,切实提升保险扶贫的广度与深度,解决了贫困地区产业依托欠缺的问题。农村脱贫致富,既要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有效机制把农户组织起来;又要通过农业现代化使农村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的集合,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路子,提高贫困区域的整体发展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人民保险把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作为兜住民生底线、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根据当地实际,把保费补贴从原有的玉米、花生、奶牛、育肥猪等14个政策性保险品种,拓展到大枣、核桃、肉牛、肉羊、肉鸡等特色优势产业保险;把保险范围从传统的灾害险拓展到成本损失险、产品质量责任险,既保障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灾害和疫病疾病等风险,又保障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种养成本损失,还保障农副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在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同时,提升贫困地区发展优势产业的能力,有效地支持了阜平树立绿色、安全品牌形象。2016年,中国人民保险在阜平承保的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覆盖全县所有6万农户,全县大枣、核桃、食用菌产业、肉牛、肉羊、林果业等富民产业快速蓬勃发展,累计新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和贫困农民创业组织400余家,新增产业投入8亿元以上,同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工资性收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anbao/3898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