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南昌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全文(2)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四章 通行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道路执法,疏导车辆,保障非机动车道畅通。

  第二十四条 电动自行车应当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新购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可以持购车证明在购车之日起三十日内临时通行。

  第二十五条 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下列规定:

  (一)驾驶人应当年满十六周岁;

  (二)随车携带登记证,并保持号牌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

  (三)保持电动自行车的制动器、车铃、夜间反光装置等安全性能良好,制动器失效的,应当下车推行;

  (四)按照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指示通行,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

  (五)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隧道、高架桥或者其他封闭的机动车专用道;

  (六)有非机动车道的,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的,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不得逆向行驶;

  (七)不得在人行道、人行地下通道等骑行;

  (八)设有转向灯的,转弯时应当提前开启转向灯;

  (九)不得牵引动物及其它车辆;

  (十)不得醉酒驾驶;

  (十一)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电话,不得单手扶持行驶;

  (十二)载物高度自地面起不得超出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

  (十三)不得从事载客营运活动;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倡导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

  第二十六条 电动自行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没有规定停放地点的,应当停放在不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地点。

  电动自行车停放地点,由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城市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城乡规划等部门和相关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设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非机动车停放场地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撤除非机动车停放场地。

  车站、码头等交通集散地以及医院、学校、商场、集贸市场、步行街、影剧院等人员流动密集的场所,其管理者应当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落实专人管理或者委托非机动车停放专业服务机构管理。居民住宅区应当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场地,由其管理者组织实施管理。

  第二十七条 鼓励居民住宅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

  已设立充电场所的,其管理者应当保证电源匹配,设置专用插座,敷设固定线路并穿金属管保护,安装漏电保护等安全装置,配备灭火器材,并做好巡查,检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禁止违反安全用电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第二十八条 鼓励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人身伤害险和财产损失险。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一)生产、销售未纳入省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的;

  (二)从事经营性拼装、改装、加装电动自行车的;

  (三)销售拼装、改装、加装电动自行车的。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驾驶未办理登记的电动自行车的,对符合登记条件的,责令补办登记手续,并处三十元罚款;

  (二)驾驶改装、加装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扣留车辆,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五十元罚款;

  (三)驾驶的电动自行车未按照规定安装号牌或者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的,处二十元罚款;

  (四)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其他电动自行车登记证和号牌的,收缴牌证,并处五十元罚款;

  (五)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处三十元罚款;

  (六)违反规定在机动车道、人行道内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处五十元罚款;

  (七)驾驶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的,处五十元罚款;

  (八)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处五十元罚款;

  (九)驾驶电动自行车时以手持方式使用电话的,处二十元罚款;

  (十)驾驶电动自行车载物超出规定的,处二十元罚款;

  (十一)驾驶电动自行车从事载客营运的,暂扣车辆,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十二)不在规定地点停放或者停放在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地点的,处十元罚款。

  对拼装电动自行车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对扣留的电动自行车,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违法情形消除后,应当及时发还车辆,造成电动自行车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在法定时限内拒不接受处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电动自行车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监督管理职责;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投诉不予处理的;

  (三)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电动自行车予以登记的;

  (四)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的;

  (五)无法定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执法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其它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实施前购置的电动自行车应当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九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南昌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全文】相关文章:

1.2016年《南昌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全文

2.《南昌市城市管理条例》(全文)

3.《南昌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9月1日起施行

4.外汇管理条例全文

5.2016南昌地铁乘客守则全文

6.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7.印刷业管理条例「全文」

8.《上海市燃气管理条例》全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31030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