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校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2)

稿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

  在前几次的家长会中,我引用过这样一段话: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换老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阶段的老师都不同,孩子能够从不同的老师们身上汲取越来越多的知识和精华。而家长,是一生都不会改变的,是孩子最初的启蒙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可能影响他的思维、判断甚至一生。因此我们认为: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基础

  教育孩子首要的原则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就像农民种庄稼,要想长出好的庄稼,必须给它合适的土壤。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组成细胞,家庭也是孩子最初的生长环境。家庭这个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这种标准不仅是指物质生活的富裕与或贫穷,更是指精神生活。更多的时候,生活的质量是靠后者来支撑的。家庭氛围是由全家人创造的。一个在充满了爱与笑声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心灵舒展,心境乐观。他必然会懂得自爱且爱别人。相反,若家庭缺少爱的氛围,例如夫妻经常吵架,为一点小事就争执不休,对老人不孝敬,和邻居搞不好关系等,都会使孩子缺乏爱。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他的人生就会暗淡无光。所谓天伦之乐,值得父母好好经营,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远比带他去“麦当劳”“肯德基”,买高档玩具,或者参观什么学习班重要。

  2、保持孩子旺盛的求知欲是关键

  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就像种庄稼有了肥沃的土壤,基础打好后,庄稼茁壮成长还需要其它的条件:例如阳光、空气、水等。对于父母来说,还应该给孩子怎样的养分呢?保持孩子旺盛的求知欲是关键。有些孩子,本来不想学那个了,为了爸爸妈妈,为了老师拼命地学,学得精疲力竭,从而她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孩子是有心情有想法的,有时候,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我们不妨放下手里的工作陪他打打球,做做亲子游戏等,不让他做没有效率的作业又浪费了他童年玩的时间,等到休整好了再去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如果他暂时不想学,我们不要老逼着他去怎样怎样,要尝试接纳它。现在的不集中,就是未来的集中。我们要学会把孩子现在的缺点看成可爱的缺点。孩子学习有个特点:想学的,学得进;不想学的,学不进;我们要尝试先接纳、后升华。父母该关注孩子的心情,要让他心灵舒展,持续发展;孩子若老不高兴,被动学习,就没有后劲,更谈不上持续发展,到了高中会厌学都亦未可知,因而家长帮助孩子保持一种旺盛的求知欲至关重要。

  我们每个父母的脑子里都有一把尺子,关键问题是这把尺子怎么架,我们形容它架到孩子正好跳一跳够得着最好。如果家长不是根据孩子的能力架尺子,而是根据自己认为的标准架尺子,孩子就被动了。你认为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但对孩子来说太难了。要想高标准高要求,必须低标准宽要求。如同上台阶,必须先上最低的一个台阶,标准太高孩子就会恐惧。如果我们把尺子放得太高,孩子达不到就会认为自己不行,这就等于我们家长人为制造了一个阻碍孩子成长的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3、克服自己教育上的不良习惯最重要

  在战争年代,我们培养勇士。在和平年代,我们培养人才。大道相同,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不该是考一百分,而是始终相信自己是考一百的人。小学考不了一百分,有中学;中学考不了一百分,有大学;大学考不了一百分,还有社会。这一行考不了一百分,还有其他。关键是你是否相信自己是考一百分的料。我们清楚,分数是对父母和孩子的双重考验。现实点的父母会说,分数连系着孩子将来的幸福,没有好分数,就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考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不能有一份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不会活得幸福。这是深谋远虑,但也鼠目寸光。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小小的年龄就背着这么大的包袱去生活。分数犹如悬在父母与孩子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世间最美好的亲情时时受到威胁。当父母一门心思把焦点定位在孩子的成绩上时,就好比用一个高倍的放大镜在太阳下聚集一片树叶,结局只有一个:烤焦了。我们拿到孩子分析孩子的试卷,出错不外乎三种原因:一种是会做但因为粗心没得分;一种是来不及做的;一种是本身就不会做。属于第一种的,你可以对孩子说,太好了,这是潜能分,只要改正了粗心,就行了。属第二种的,你可以对孩子说,太好了,这是效率分,动作加快了,分数就上去了。属于第三种的,你可以对孩子说,太好了,这是目标分,找到了不会的题目就好比找到隐藏起来的敌人,找到了敌人,胜利还远吗?在分数面前,最容易看出一个父母的胸襟,也能很快检测一个父母有没有不良的家教思维与习惯。

  4、让孩子做不违背生活初衷的“人中人”是根本

  有这样两则故事:

  故事一:一群朝圣者长途跋涉,行走在前往圣地的路上,肩背手提的大包小包让他们一个个气喘吁吁。在人群中,唯独一个小女孩神态自若,步履轻松,她的肩上伏着她的弟弟。同行者很奇怪,问小女孩:“你为什么不累呢?”小女孩微微一笑说:“你们背的是包袱,而我背的是生命啊!”

  是啊,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鲜活和灵动。在成人的世界里,常常会忘记了活着的目的,常常把一些最本质的东西遗忘了。印度思想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子合脚时,脚便被忘却了。就好像我们看到满天的星星却忘了天空一般。这“天空”便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做一个快乐的人,持续发展的人。许多有识之士都呼吁“教育的回归”,回归到生命上来,只有关注生命的状态,教育才会真正起到“传道”的作用。

  故事二:有个年轻人,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吃了无数的苦,流了无数的汗。终于,当他进入老年的时候,如愿以偿成了百万富翁。谁知一场意外将年迈的百万富翁永远固定在豪华的床上,靠着氧气瓶苟延残喘着生命。有一天,阳光明媚。老富翁从开着的窗户看出去,不远处一个年轻的农民正在阳光下忙碌着,农民那一身健壮的肌肉仿佛是生命最自豪的宣言。老富翁不禁潸然泪下,说:我宁愿用我的万贯家财换取那一身的健壮啊。

  因而,我们应该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成才后去创造生活,而不是用健康的体魄、扭曲的心灵去换取万贯家财。提倡培养孩子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不违背生活初衷的“人中人”。让孩子的心灵既不膨胀也不压抑,处于舒展状态。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学习不好更多是心态出了问题,尤其是到了初中或高中。孩子在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个个是好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一切无条件地接纳,全身心地赏识,孩子对自己含糊不清的言语、摇摆不定的步伐也充满自信。那个时候,孩子是“人中人”。而一上学,孩子的这种感觉就被破坏了,大环境下的考试评价,让孩子不是变成“人上人”就是变成“人下人”,要么就变成“人外人”。这种非正常状态,使得孩子不是膨胀,就是压抑,心灵始终不得舒展。什么叫“人下人”?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你好,我不好,活得太无聊。”父母定下的尺杆总是越升越高,孩子使出浑身解数,仍然够不着。因为尺杆在父母手里,父母掌握着抬升的权利,孩子在够不着的尺杆下,体味着“人下人”的痛楚。

  而“人上人”心态大多出自溺爱型家庭,表现为“我好,你不好,但这样的孩子未来也不妙”。 孩子从小被尊奉成“小皇帝”,说一不二,自认为天下第一。这样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而总是在两种状态之间交替的孩子会变成“人外人”,这也是一种偏激的生命状态。而一个“人中人”的状态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真美好”。各位家长,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万物各成其美,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是如此。当我们每个人都从内心欣赏自己、欣赏别人,生命才会和谐。做“人中人”的孩子,他与自己的内心和谐,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他的未来人生也会快乐得多。生命本身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优劣是后人对生命的涂鸦。对生命信任、尊重、理解,对生命充满赏识,本来是每个生命都应享有的待遇,可是现实生涯中却有那么大的偏差。应该说,在生命之初,当孩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父母都是睿智的教育家。他们用充满赏识的心,用爱的阳光抚慰着孩子,鼓励着孩子,使孩子在欢乐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这种爱是三月里的春风,是饱含深情的甘露,而不是夏日的骄阳,不是恶化环境中的酸雨。所以孩子茁壮成长了,像一个个小天使、小精灵。孩子爱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父母对他的爱,对他充满赏识的爱。孩子在这种爱中充分地肯定自我,承认自我,滋生出一份自信与合理的宽容。因而,我们希望各位家长要尝试克服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良习惯与思维,跳过障碍,让自己在家教路上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收效甚微。

  家长朋友们,这是一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时代,和谐舒展、不断进步的生命状态才是我们每个人向往与追求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孩子一定会以这样美好的生命状态健康成长着。在这里,鉴于各年级、各班、各个孩子的差别,我不再细述。我想把余下时间交给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相信他们一定能给大家更多有关孩子的信息与家庭教育的建议。最后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我们的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祝湾沚一小这所年轻的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成为家长朋友们放飞希望的殿堂。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10455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