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滑轮》评课稿

稿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复习提问

《滑轮》评课稿

  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并画出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画出力臂。

  二、新课引入

  教师先举一个滑轮的实例,再要求学生举滑轮的例子,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即按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类)。

  学生举例。 提问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此给出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给出滑轮的分类。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讨论特点。

  再举些滑轮实例,可连接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

  1 .定滑轮 观察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举例: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观察定滑轮工作的状态,轴是固定不动的。

  演示实验:

  ① 称量钩码的重力;

  ②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 G = F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观察实验:

  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得出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 学生思考

  按照下图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 与物体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

  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①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 与物体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② 由 W = Fs得出 W 与提升物体所需的功Gh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

  2 .动滑轮

  (1) 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此时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刚才演示实验使用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轮时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 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动滑轮中绳的拉力和做功情况怎样? 学生讨论。

  (3) 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实验探究,参照下图进行实验。

  由于研究定滑轮时教师已演示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说明:重物用 2 个钩码表示,有利于分析数据。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4) 总结

  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两根绳子吊着重物和滑轮,这两根绳子的力之和约等于钩码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原理。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2 倍。

  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说明: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了,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

  ⑴ 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⑵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2 倍。而使用动滑轮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

  三、课堂小结

  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反思:

  1、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节奏合理,张驰有度。

  2、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热情与积极性。

  3、 通过讲学稿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学生的效率和效果。

【《滑轮》评课稿】相关文章:

1.滑轮及其应用评课稿范文

2.窃读记讲评课评课稿

3.初中语文讲评课评课稿

4.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

5.《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

6.《夹竹桃》的评课稿

7.花钟评课稿

8.关于《家》的评课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181009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