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郑当时者的原文及译文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候、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①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椎毂②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③,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大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算:竹器。②推毂(gǔ):推荐,推举。③僦(jiù)人:雇人运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看望问候

  B.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

  C.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翕然:一致的样子

  D.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遗:遗留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常引以为贤于己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顷之,守长史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翟公乃大署其门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籍死后,高祖下令所有项籍的旧布下在提到项籍时都要直呼其名,并且把不服从诏令的郑君赶走了。

  B.郑庄被派遣视察黄河决口,他请求给吴天时间准备行装,皇上以“郑庄行,千里不赍粮”为借口没有答应。

  C.孝景帝时,郑庄昨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在长安四郊置备马匹,骑着马去看望各位老友,邀请拜谢宾朋。

  D.郑庄为政清廉,家境清贫,死后价值没有剩余的财物。其兄弟子孙因他的缘故,官至二千担者有六七人之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5分)

  (2)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5分)

  参考答案

  4.D (遗:赠送)

  5.C 音节助词(A好像/如果,B介词,比/介词,被,D于是,连词,表顺承/却,连词,表转折)

  6.B (文中并没说“皇上没答应”)

  7.(10分)(1)“有客人来访,不论尊贵或低贱,一律不得让客人滞留门口等候。”他奉行客和主人之间的礼节,以自己的高贵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无、留、执、下”各1分,句意1分)

  (2)司马安任淮阳郡太守,检举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获罪,赎罪后削职为民。 (“为、发、陷、赎”各1分,句意1分)

  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他的祖先郑君曾做项籍手下的将领;项籍死后,不久就归属了汉朝。高祖下令所有项籍的旧部下在提到项籍时都要直呼其名,只有郑君不服从诏令。高祖下旨把那些肯直呼项籍名讳的人都拜为大夫,而赶走了郑君。郑君死于孝文帝时。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乐事,曾使张羽摆脱了厄难,声名传遍梁地、楚地一带。孝景帝时,他做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在长安郊外很多地方置备马匹,骑着马去看望问候各位老友,宴请酬谢宾客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总是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爱道家学说,仰慕年高有德的人,(那种情意殷切的劲儿,)就好像惟恐见不到人家一样。他年纪轻,官职卑微,但他认识结交的都是他祖父一辈的人,是天下知名的人物。武帝即位后,郑庄渐渐升迁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官至九卿任右内史。因为对武安侯田蚧和魏其侯窦婴的评议不当,他被降低品秩任詹事,又升为大农令。

  郑庄做太史时,告诫属下官吏说:“有来访者,不论尊贵或低贱,一律不得让客人滞留门口等候。”他奉行宾客和主人之间的礼节,以自己的高贵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郑庄廉洁,又不添置私产,仅依赖官俸和赏赐所得供给各位年长的友人,而所馈送的礼物,只不过是用竹器盛的些许吃食。每逢上朝,遇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必得称道天下的年高望重的人。他推举士人和属下的丞、史诸官吏,称赞他们真是说的津津有味,时常称举他们比自己贤能。他从不对吏员直呼其名,和属下谈话时,谦和得好像生怕伤害了对方。听到别人有高见,便马上报告皇上,唯恐延迟误事。因此,殽山以东广大地区的士人和知名长者都众口一词称赞他的美德。

  郑庄被派遣视察决口的黄河,他请求给五天时间准备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远行,千里不带粮’,为什么还要请求准备行装的时间?”但郑庄在朝中常常迎合禀承皇上的旨意,不敢过多评论合适与否。等到他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各地少数民族,天下耗费财物很多,国家财力物力更加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亏欠钱款甚多。司马安任淮阳郡太守,检举揭发这件事,郑庄因此获罪,赎罪后削职为平民。不久,担任丞相府长史。皇上认为他年事已高,让他去做汝南郡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10406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