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唐太宗论止盗》原文及译文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唐太宗论止盗》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译文:

  (唐太宗)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于实际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该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唐太宗)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注释:

  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无偿劳动

  升平:太平

  不暇:顾不上

  论:讨论

  或:有人

  重法:严厉的刑法

  禁:制止

  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耳:通“而”,而已

  贪求:贪得无厌

  去:去掉,避免

  奢:奢侈

  选用:选拔和任用

  廉吏:廉洁的官吏

  安:何必

  是:这

  外户:这句是使动用法句式:使门向外开。也就是不闭门的意思。

  商旅:商人和旅客

  野宿:在郊外露宿。

  自是:从此,从此以后。

【《唐太宗论止盗》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1.《唐太宗论止盗》的原文及翻译

2.关于唐太宗论止盗的阅读及答案

3.止学原文及译文

4.于令仪不责盗原文及译文

5.《张俭望门投止》原文及译文

6.唐太宗论弓原文翻译

7.《唐太宗论弓矢》原文及答案

8.唐太宗论隋炀帝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257442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