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语第原文及翻译(3)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十四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译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位,就不闭塞落后了。”

  【评析】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此地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传播文化知识,开化人们的愚蒙,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十五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释】

  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十六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十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十八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十九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二十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二十一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评析】

  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

  二十二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

  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译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评析】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二十三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二十四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说:音yuè,同“悦”。

  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末:没有。

  【译文】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评析】

  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二十五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

  二十六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25745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