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武韬文启第十四原文翻译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武韬文启第十四原文翻译

  文启就是以文德启发教育人民。本篇主要论述“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文王问太公曰:圣人何守?

  太公曰:何忧何啬,万物皆得;何啬何忧,万物皆遒,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圣人治理天下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太公说:圣人无需去忧虑什么,也无需去制止什么,万物自会各得其所;不去制止什么,不去忧虑什么,万物自会繁荣滋长。政令的推行,要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就象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推移一样。圣人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万物被他潜移默化,就象四季推移一样,周而复始,永无穷尽。

  优之游之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复明之。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长生;圣人不自明,故能明彰。

  【译文】

  从容优闲,无为而治的.思想,君主必须反复探索;既已探索到了,那就不可不存之于心中;既已存于心中,那就不可不在政治上去实行;既已实行了,也就无需明告于天下。因为天地并不须宣告自己的规律,而万物就自会按其规律长生;圣人也不须宣告无为而治的思想,而自会显示出其辉煌的成就。

  古之圣人聚人而为家,聚家而为国,聚国而为天下,分封贤人以为万国,命之曰“大纪”陈其政教,顺其民俗,群曲化直变于形容;万国不通,各乐其所,人爱其上,命之曰‘大定’。呜呼!圣人务静之,贤人务正之,愚人不能正,故与人争;上劳则形繁,刑繁则民忧,民忧则流亡。上下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

  【译文】

  古时圣人把人们聚集起来组成家庭,把许多家庭组成国家,把许多国家组成天下;分封贤人为各国诸侯,把这种制度叫做“大纪”。然后宣扬政教,顺应民俗,把邪僻行为化育为正直的风气,以移风移俗;各国之习俗虽不相同,但各自都喜爱本土,人人都敬其长上,这叫做“大定”。唉,圣王用清静无为的政治来治理天下,贤君用正己正人的规范来治理国家,愚君既不能正己又不能正人,所以与氏相手;君主政令烦多,就会使用多种刑罚;刑多,人民就会忧惧;民惧,就会流散逃亡。上下不安生业,长期动乱不休,这叫做“大失”。

  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

  文王曰:静之奈何?

  太公曰:天有常形,民有常生,与天下共其生而下静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从政,是以天无为而成事,民无与而自富,此圣人之德也。

  文王曰:公言乃协予怀,夙夜念之不忘,以用为常。

  【译文】

  天下人心的向背象流水一样,阻塞它就停止,开放它就流动,不搅动它就保持清彻。哦![人心变化]真是神妙莫测!有圣人看到它的萌芽,就能推断它的结果。

  文王说:怎样使天下安静呢?

  太公说:天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人有经常从事的生业,能与人民:共安生业,天下就会安静。最好的政治是顺应人心来治理人民,其次;是宣扬政教以感化人民。人民被潜移默化而服从政令,上天“无为”却能生长万物,人民也不需要施与,生活自能富裕,这就是圣人的德政。

  文王说:你说的深合我意,我一定朝思夕念,永志不忘,用它作为治理天下的原则。

【武韬文启第十四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1.《六韬·武韬·文伐》原文及翻译

2.关于六韬·武韬·顺启原文及翻译

3.《六韬·武韬·三疑》原文及翻译

4.启蒙的真谛翻译原文

5.《明史徐光启》原文及翻译

6.狼翻译和原文启示

7.公输原文及翻译原文翻译

8.文韬武韬成语解释

9.《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原文翻译及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29541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