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乞巧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有关乞巧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林杰

  原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几万条:比喻多。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几万条:比喻多。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几万条:比喻多。

  译注参考:

  1、 毓明笠,刘卓娟主编,中学生古典诗词赏读金典,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11,第212页

  2、 刘声锷,苗林,李农等主编,精选古诗词解读 含中小学生必背的全部古诗词,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7,第144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注释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③几万条:比喻多。... 显示全部

  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显示全部

  作者介绍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猜你喜欢

  元日

  作者:王安石8.2(26660人评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净沙·秋

  作者:白朴8.1(9210人评分)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8.0(9715人评分)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有关乞巧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1.古诗《乞巧》原文翻译赏析

2.关于《乞巧》的原文及赏析

3.有关为学原文及翻译

4.蝉原文翻译及赏析

5.《师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6.公输原文、翻译及赏析

7.《山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8.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31079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