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与译文(6)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译文】:

  道先于万物而自在,这是他的实在,称为一。道被言说为道,这是他的名份,称为 二。道的实在,能被言说为道的名份,是因为他有表象,称为三。三而一的道生养了万 物。

  万物都有背道之阴和向道之阳,两者相互激荡以求平和。

  人们所厌恶的,不就是孤、寡、不善吗?王公却用这些字眼儿自称。

  所以,有时求益反而受损,有时求损反而获益。

  先人教我的,我也用来教你们:自恃其强、偏行己路的人绝没有好下场。这句话,就作为 教训的开始。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驾御、驰骋于天下最坚强的。没有实体的,进入没有空隙的。

  我由此便知道无为的益处。

  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得著啊。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声与生命,哪一样与你更密切呢?生命与财富,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得著世 界与丧失生命,哪一样是病态呢?

  贪得无厌的人必有大损害,囤积财富的人必有大失丧。

  所以,知道满足,便不受困辱;知道停止,才能免除危险,可以得享长久的生命。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那完善至极的,看起来却好像欠缺的样子,然而永不败坏。那丰盈四溢的,看起来 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最正直的好像弯曲,最聪明的好像愚拙,最善辩的好象口讷。

  安静胜于躁动,一如寒冷抵御炎热。唯有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天下有道的时候,最好的战马却用来种地。天下无道的时候,怀驹的母马也要上战 场。

  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婪。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其满足是永恒的。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屋门便可知天下,不望窗外便可见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的越少。

  所以圣人不必经历便知道,不必看见就明白,不靠努力而成就。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追求知识会越来越膨胀自负,追求真道会越来越谦卑虚己。一直谦卑虚己下去,就 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在无为的境界里,便可以无所不为了。得天下常常是靠无事,倘若极尽其能事,便不能得天下了。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1],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2],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一己之心,而是一心为了百姓的心。

  良善的人,以良善待他;不良善的人,也以良善待他,从而结出良善的果子。

  信实的人,以信实待他;不信实的人,也以信实待他,从而结出信实的果子。

  圣人在天下,以其气息使人心浑然纯朴。百姓们全神贯注,凝视凝听,圣人则把他们当婴 孩看待。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1]。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不会遇到老虎,打仗不会受到伤害。在他面前,凶 牛不知怎么投射它的角,猛虎不知怎么扑张它的爪,敌兵不知怎么挥舞他的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已脱离了死亡的境地啊!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1],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又有恩德去蓄养,化育为物形,得势而成长。

  所以万物没有不敬畏大道、不珍惜恩德的'。

  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贵,在于他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

  所以说,道生出万物,又以恩德去蓄养,使它们成长发育,给它们平安稳定,对它们抚爱 保护。然而他这样创造养育却不强行占有,他这样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己功,他是万物之主 却不任意宰制,这可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译文】:

  世界有一个开始,那开始的,就是世界的母亲。既晓得有一位母亲,就知道我们是儿子。既知道我们是儿子,就应当回归守候母亲。若能这样,纵然身体消失,依旧安然无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32186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