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1.“南吕”是宫调,“四块玉”是_______,“马嵬坡”是_____。(2分)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睡海棠,春将晚”,这是以花喻人,说杨贵妃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

  B.“恨不得明皇掌中看”,是说杨贵妃恨不得让唐明皇把她像海棠一样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了她恃宠娇恣的心态。

  C.此曲前半部分(以“不因”为界)主要是描写,着重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作乐的生活,简明精炼,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D.此曲化用了李白“蜀道难”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唐明皇因红颜误国而仓皇西逃,前路莫测。

  3.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体现了作者的偏见,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曲牌;题目 (2分)

  2.A(B错,此句的主语是唐明皇,系“明皇恨不得掌中看”的倒文,此项误作主语为杨贵妃;C错,此曲前半部分主要是叙事,用了“睡海棠”、“掌中看”两个生动的比喻,而非主要是描写;D错,用了“蜀道难”的典故,主要用来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仓皇西逃的结局,与“前路莫测”无关) (2分)

  3.同意:后半部分的议论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体现了“红颜祸水”的传统偏见,这一点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是封建意识,是不足取的。(2分)

  不同意:后半部分固然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但不能把此部分和前半部分割裂来看,前半部分的“恨不得”三字已经把矛头直接指向唐明皇,“霓裳”的荒淫误国既有杨贵妃的责任,也有唐明皇的责任。再说,怀古咏史的诗,其根本意图还是为了讽谏当朝统治者,为当朝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不是为女人提供某种训诫,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破罢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5233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