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松风阁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①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jiū),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②,潇洒而扶疏,鬖髿③(sān suō)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注】①屃赑(xì bì):强壮有力的样子。②巃嵸(lóng zōng):聚集的样子。③鬖髿:比喻草木枝叶散乱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潇洒而扶疏

  扶疏:枝叶残落貌

  B. 不壅不激

  壅:堵塞,阻止

  C. 无外物以汩其心

  汩:扰乱,干扰

  D.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去:距离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物待以滋貌

  而无物以相之

  B. 附于物而有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C. 非若雷之怒号

  若合一契

  D. 故风之过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B.才/表修饰;A.用来;C.像,好像;D.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B. 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C. 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D. 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知识点】本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理解大意,划分停顿;寻找标志性词语“之”句末助词; “其声雄以厉”“其声汹以豗”结构相同,中间可以停顿。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雨、露、雷是为了衬托风无形有声、附物为声。风的声音是一直附着于其它物体上的。

  B.文章第二段至四段先写风吹它物之声令人“骇胆而惊心”,次写草木之声令人不快,最后写松风之声令人“旷神怡情”,层层推进,井然有序。

  C.第五段连用四个比喻,笔墨简炼,形象真切地表现金鸡峰三松随风势由弱而强,其声亦随之变化万端的特征,令人如临其境。

  D.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对山间美景的钟爱之情,表达了融入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风的发声完全依据所吹到的物体而定。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4分)

  (2)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2分)

  (3)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所以听了可以消除烦恼忧虑,洗净昏沉污浊,使人精神旷达心情愉快,舒和澹泊,宁静安闲,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生活,跟大自然往来。

  (2)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得想要长往下来而忘了回去。

  (3)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颖水边先耳才算高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首阳山不食周粟才算清廉呢?

  解析:(1)关键词:烦黩、昏秽、游,使动用法:旷、怡;

  (2)关键词:尝、止、洋洋乎;

  (3)关键词: 濯、高、清,反问句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5677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