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元史·程思廉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程思廉,字介甫,其先洛阳人,元魏时以豪右徙云中,遂家东胜州。父恒,国初佩金符,为沿边监榷规运使、解州盐使。思廉用太保刘秉忠荐,给事裕宗潜邸,以谨愿闻。命为枢密院监印,平章政事哈丹行省河南,署为都事。丞相史天泽尤器之。时方规取襄樊,使任转饷,筑城置仓以受粟,转输者与民争门,不时至,思廉令行者异路。粟至,多露积,一夕大雨,思廉安卧不起,省中召诘之,思廉曰:“此去敌近,中夜骚动,众必惊疑,或致他变。纵有漂湿,不过军中一日粮耳。”闻者韪之。

  至 元 十 二 年 调 同 知 淇 州 徙 东 平 路 判 官 入 为 监 察 御 史 以 劾 权 臣 阿 合 马 系 狱。其党巧为机阱,思廉居之泰然,卒不能害。累迁河北河南道按察副使。道过彰德,闻两河岁饥,而征租益急,欲止之。有司谓法当上请,思廉曰:“若然,民已不堪命矣。”即移文罢征,后果得请。二十年,河北复大饥,流民渡河求食,朝廷遣使者,集官属,绝河止之。思廉曰:“民急就食,岂得已哉!天下一家,河北、河南皆吾民也。”亟令纵之,且曰:“虽得罪死不恨。”章上,不之罪也。卫辉、怀孟大水,思廉临视赈贷,全活甚众。水及城不没者数板,即修堤防,露宿督役,水不为患,卫人德之。迁陕西汉中道按察使,以母老不赴。俄丁母忧。

  思廉累任风宪,刚正疾恶,言事剀切,如请早建储贰、访求贤俊、辨车服、议封谥、养军力、定律令,皆急务也。与人交有终始,或有疾病死丧,问遗周恤,往返数百里不惮劳,仍为之经纪家事,抚视其子孙。其于家族,尤尽恩意。好荐达人物,或者以为好名,思廉曰:“若避好名之讥,人不复敢为善矣。”卒,年六十二,谥敬肃。

  (选自《元史·程思廉传》,有删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魏时以豪右徙云中,遂家东胜州 家:安家、定居

  B.思廉居之泰然,卒不能害  居:处、对待

  C.虽得罪死不恨  恨:怨恨、抱怨

  D.水不为患,卫人德之  德:感谢、感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闻两河岁饥,而征租益急 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河北、河南皆吾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亟令纵之,且曰:“虽得罪死不恨。”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①迁陕西汉中道按察使,以母老不赴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0、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

  A、至 元 / 十 二 年 调 /同 知 淇 州 / 徙 东 平 路 / 判 官 入 为 监 察 御 史 / 以 劾 权 臣 阿合 马 系 狱

  B、至 元 十 二 年 / 调 同 知 / 淇 州 徙 东 平 路 判 官 / 入 为 监 察 御 史 / 以 劾 权 臣 阿合 马 系 狱

  C、至 元 十 二 年 / 调 同 知 淇 州 / 徙 东 平 路 判 官 / 入 为 监 察 御 史 /以 劾 权 臣 阿 合马 系 狱

  D、至 元 十 二 年 / 调 同 知 淇 州 / 徙 东 平 路 / 判 官 入 为 监 察 御 史 / 以 劾 权 臣 阿合 马 / 系 狱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思廉出身于官宦之家。他在太保刘秉忠的推荐下在裕宗即位前的官邸做给事时,就以谨慎诚实闻名。

  B.在大军准备夺取襄樊时,程思廉负责运送军粮。粮食运到了,大多露天存放,夜遭大雨,他却安卧不起。省里责问他,他所回答的一番话,表现了不惧上司、敢作敢为的品格。

  C.程思廉在担任监察御史时,敢于弹劾权臣阿合马;虽然被捕入狱,又遭阿合马党羽的栽赃陷害,他却从容以对,终使阿合马无法加害于他。

  D.程思廉对百姓有爱心,能急民之所急,解决人民的生活困难。官员行事必须向上级请示,程思廉在非常情况下,却能够自己决裁,当机立断,甚至纠正朝廷的错误做法,其胆识的确难能可贵。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去敌近,中夜骚动,众必惊疑,或致他变。(3分)

  (2) 卫辉、怀孟大水,思廉临视赈贷,全活甚众。(3分)

  (3)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4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5828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