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徐复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参考答案

  5.B(咨询、征求意见)

  6.B(②言其平易近人。③言其有才。⑤言其料事如神。

  7.C与文中“其终事皆预自处”不符。)

  8. ⑴故穷乡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

  译:所以(他)住在偏僻的巷子中,漏水的房屋里,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糙米饭, 有时竟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 (敝、或、动各 1 分)

  ⑵仁宗高其行,礼以束帛,赐号“冲晦处士”。 (3分)

  译:宋仁宗认为他品德高尚,用帛作礼品赠给他,并赐给他“冲晦处士”的称号。 (高、礼、状语后置各 1 分)

  ⑶古圣贤书已具,顾学者不能求,吾复何为,以邀名后世哉?(4 分)

  译:古代圣贤写的书籍已经齐备了,只是求学之人不能探求到,我又何必再写什么,以 在后世求取声名呢?(具、顾、何为、邀各 1 分) (大意与原意不符,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徐复字希颜,是兴化军莆田人。曾经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回去以后,就没有再考了。他广泛地学习,对于书,没有什么不读的,尤其精通星历、五行、数术的学说,世人很少有比得上他的。他为人洒脱不拘,有远大志向,(常常)告诫勉励自己,不追求当时社会的声名。乐于接受自己该得的东西,说富贵不值得羡慕,贫贱不值得担忧。所以(他)住在偏僻巷子中,漏水的房屋里,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糙米饭,有时竟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遇到别人,无论对方年幼、年长,(身份)高贵或低贱,他都非常恭敬,谨慎有礼。他谈论 起历朝历代的因袭和变革、兴盛和灭亡、对的和错的的道理,别人很少能赶得上(他)。然而他家中不曾储存书籍,他的记忆力竟然好到这个地步。

  康定年中,李元昊叛乱,皇帝下诏寻求可以任用的文武人才,参知政事宋绶、天章阁侍读林 瑀都推荐徐复,(于是)皇帝下诏赐给他衣物和钱财,地方官员强迫催促他上路。到了(朝廷)以 后,宋仁宗在崇政殿接见了徐复,征求他对时局的意见,徐复对皇上说的, (皇帝)在社会上从来 没有听到过。仁宗皇帝于是要他讲《易》中的“乾”“坤”“既济”“未济”,又问今年值什么卦? 西边的军队要出击,该怎么办?徐复回答说,今年卦值“小过” ,因而太一守卫中宫,军队应该守 住内部而不应该进攻外国。仁宗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徐复又献上自己所写的《边防策》《太一、主客立成历》《洪范论》。皇上说:“你所献的书,(朕)为你保留在宫中。(皇上)一定要让他做官,徐复坚持推辞,(朝廷)于是让他的儿子徐晞做了官。把徐复留在登闻鼓院,与林瑀一同编修《周易会元纪》。一年多以后,(徐复)坚决请求向东回去。宋仁宗认为他品德高尚,用帛作礼品 赠给他,并赐给他“冲晦处士”的称号。

  徐复在吴地游学的时间很长,于是就在杭州住了下来。州官每次到了之后,一定先对他施礼,然而徐复未曾愿意到衙门(答谢)。范仲淹做杭州知州时,多次到徐复的住处去拜访和慰问,对他 很是礼遇和敬重。范仲淹曾说,西边的战争又打起来了,徐复预测出停战的时间,又在斗宿星和 牛宿星之间曾经有星象变动的情况,徐复说吴地将会发生大的瘟疫,死亡的人数将达到十万,后 来(事情的发生)都如他所说的。徐复平时拿《周易》《太玄》来教授学生。有人劝徐复著书立说,徐复说:“古代圣贤写的书籍已经齐备了,只是求学之人不能探求到,我又去写什么,来在后世求取声名呢?晚年取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了。现在他家在存有的十多本书,都出自(他的)学生、朋友之家。徐复去世时,已七十多岁。他生病后,朋友王稷住在睦州,想要前来探视徐复。徐复回信说:“五六月之交,还来得及见到你。”王稷没有来得及前往,到了那个时候,徐复果然已经去世。他生命终结的事情都能预先处理。他的儿子徐晞,五十多岁时,也辞官了,他做官做到了国子博士,徐复被追封为尚书虞部员外郎。 徐复死后十多年,沈遘担任杭州知州,在徐复的住处挂了一块 “高士坊”的匾。评论说:徐复的文章,保存的有《慎习赞》《困蒙养》等,他退隐在家中自己努力钻研,不在社会上夸耀来求取声名。我评定编次徐复的事迹,很能理会他的意向。像徐复这样自动远离污浊的社会,隐居在民间,长久不改变自己情操,可以说是真正以隐居为乐的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58459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