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清平乐》阅读训练及赏析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注】①蒙古灭金后,元好问不愿为官。公元1236年3月,他与友人游览泰山并写下此词。②醯鸡:醯,读Xi。醯鸡为醋瓮中的蠛蠓,一种小飞虫。

  1. 这首词的上片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 请简要概括作者在本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视觉听觉相结合。视觉上写夕阳照遍眼前的山峦河流,听觉上写峡谷松林间悲壮的风声。

  ②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泰山苍莽壮观雄浑阔大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慨。

  2. ①对泰山壮观景色的赞叹。②因故国沦亡而生出的悲伤苦闷之情。③对世事得失的淡然。

  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写词人所见。词开篇写道:“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词人登上泰山,极目远望,四周景物历历在目。“江山”本指山河,是词人所见,这里也暗指国家。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残照”指“落日的余晖”。这一句表明是说夕阳的余晖照遍了眼前的山峦河流,实际上暗示了国家遭到分裂后衰败的景象。接着第二句“落落清舒清眺”。此句化用了杜甫《次容灵岸》诗中的“落落展清眺”一句而来。“落落”即举止潇洒自然的样子。“清”即明白,明晰。“清眺”即远看得清清楚楚。“舒”即展开,伸展。诗人将杜甫诗歌中的“展”换成“舒”,更富有情感性、这里,词人描写了自己所见,给人以开阔而清朗的视觉感受。接下来另起一笔写道:“涧风来号万窃,尽入长松悲啸。”这里,词人从视觉转入了听觉,通过声音来表现山的壮伟气势。“涧风来号万窃”借用《庄子·齐物论》中描绘的“作则万窍怒号”来形容峡谷间山风吹来,大小洞穴齐声作响的动态美。下句“尽入长松悲啸”承上进一步加强风声效果,描写了风入松林,林间响起阵阵悲壮的呼啸声的景象。这里,词人从不同角度写风,无论从山谷中写风,抑或从松林间写风,词人抓住“号”和“啸”两个表示声音词语,不但给人以威势之感,也使词作更为形象和生动,意境更为开阔。其中的“悲”字不但体现出了词人的主观色彩,也为下文抒情铺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6172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