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猫相乳说》《猫虪传》原文及译文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其鸣甚哀。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听之,走而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夫猫,人畜也,非性于仁义者也,其感于所畜者乎哉!北平王牧人以康,罚罪以平。国事即毕,家道乃行,父父子子,兄兄弟弟,融融如也,视外犹视中,一家犹一人。夫如是,其所感应召致,其亦可知矣。愈时获幸于北平王,客有问王之德者,愈以是对。客曰:“夫禄位贵富人之所大欲也得之之难未若持之之难也得之于功或失于德得之于身或失于子孙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是其善持之也可知已。”既已,因叙之为《猫相乳说》云。

  (取材于韩愈《猫相乳说》)

  (二)

  仁义,天德也。天不独施之于人,凡物之有性识者咸有之,顾所赋有厚薄也。余家有猫曰虪(读shū),每与众猫食,常退处于后,俟众猫饱,尽去,然后进食之。有复还者,又退避之。他猫生子多者,虪乃分置其栖,与己子并乳之。有顽猫不知其德于己,乃食虪之子,虪亦不与较。家人见虪在旁,以为共食之,以畜自食其子不祥而痛笞之,弃于僧舍。僧饲之,不食。匿笼中,近旬日,饿且死。家人怜且返之,至家然后食。家人每得幼猫,辄令虪母之。尝为他猫子搏犬,犬噬之几死,人救获免。及死,余命贮篦中,葬于西园。昔韩文公作《猫相乳说》,以为北平王之德感应召致,及余家有虪,乃知物性各于其类,自有善恶。韩子之说,几于谄耳。嗟乎!人有不知仁义,贪冒争夺,病人以利己者,闻虪所为,得无愧哉!

  (取材于司马光《猫虪传》)

  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方乳其子乳:哺乳

  B.北平王牧人以康牧:治理

  C.顾所赋有厚薄也顾:回想

  D.有顽猫不知其德于己德:有恩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亦异之大者也

  这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了

  B.其感于所畜者乎哉

  这难道不能感动饲养他的人吗

  C.尝为他猫子搏犬,犬噬之几死

  虪曾经为其他猫的幼仔与狗搏斗,狗差点将他咬死

  D.乃知物性各于其类,自有善恶

  才了解物类天性各有不同,本自有善有恶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韩愈看到北平王家的猫替其他猫喂养幼仔,但认为这一举动并不是出于猫的天性。

  B.虪不仅很懂得谦让,每次吃饭时都等其他猫吃饱后才吃,还帮助其他猫喂养幼仔。

  C.司马光家人认为畜类吃掉自己的幼仔是不祥的,将虪丢弃到僧舍,虪却并不记恨。

  D.司马光写《猫虪传》意在批评韩愈写《猫相乳说》来阿谀北平王,是个不仁义的人。

  12.韩愈的《猫相乳说》和司马光的《猫虪传》对“仁义”的理解有所不同,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12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6656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